• 中药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清热药的药性都属寒凉,按“热者寒之”的治病法则,本类药物主要用于各种热证。所谓热证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指体温升高的发热,而且也泛指体温虽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常具有某些热证症状,如口干、咽燥
    besoo2020-1-13
    2150
  • 便秘治疗验方(2)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besoo2020-1-13
    2900
  • 便秘治疗验方
    便秘的主要症状是排便困难。病久者,由于食欲不振或惧怕排便而不思饮食,从而造成大便次数和排便量减少。  中药处方(一)  「辨证」血虚肠燥便秘。  「治法」养血润肠,增液行舟。  「组成」生首乌15克,生当归9克,生赤芍9克,火麻仁15克。 
    besoo2020-1-13
    1250
  • 局部望诊望皮肤
    主要观察皮肤的色泽形态变化及皮肤特有的病症如斑疹、痘疮、痈疽、疔疖等。  1.望色泽形态 正常人皮肤润泽,柔软光滑而无肿胀。‘全身皮肤肿胀,或只有眼皮、足胫肿胀,按之有凹痕者,为水肿;皮肤干瘪枯槁者是津液耗伤;小儿骨弱肌瘦,皮肤松弛多为疳积
    besoo2020-1-13
    2210
  • 脾与胃(15)
    3.北京市中医研究所认为,脾气虚证是以消化系统的分泌,吸收和运动机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适应调节和营养代谢失调的一种疾病状态。
    besoo2020-1-13
    2400
  • 脾与胃(14)
    6.其他:从消化系统机能检查,神经一体液调节机制,第二信使方面,微量元素等都做了一些初步的实验工作,看出一些有苗头的线索。  二、对脾胃实质的认识1.广州中山医学院侯灿认为,脾的功能是指消化系统以及能量代谢和水液代谢的一切器官(包括神经、体
    besoo2020-1-13
    2020
  • 脾与胃(13)
    此外,胃肠道尚有不少非特异性免疫防卫系统,如覆盖上皮表面的粘蛋白可防止肠道的异性抗原与粘膜细胞表面粘附;消化液可将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便于吞噬;高浓度胆盐可抑制肠内细菌的繁殖等,从这些方面探索“脾旺不受邪”的理论,也有一定意义。  3.胃肠
    besoo2020-1-13
    2050
  • 脾与胃(12)
    附2 中医脾胃实质探讨近况中医脏象学说中的脏腑的涵义是一个概念性统一体,它包括有代谢、形态和功能的综合概念。例如中医的脾胃,既不同于西医所谓的消化系统,也不等同于西医器官的胃、脾和胰腺,但从其所描述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临床证治的表现来看,
    besoo2020-1-13
    2220
  • 脾与胃(11)
    气郁日久,可以化火,出现痛势急迫有烧灼感,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苦而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黄芩汤合左金丸,酌加疏肝理气药。  (三)脾胃虚寒主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嗳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
    besoo2020-1-13
    2150
  • 脾与胃(10)
    (一)病邪阻滞1.主证: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暧,局部热敷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紧。  辩证: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以致疼痛。舌苔白腻,脉紧属寒,胃痛暴作时,多见紧脉。  治法:散寒止痛方药:轻症仅用
    besoo2020-1-13
    2020
  • 脾与胃(9)
    现代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及胃粘膜脱垂等疾患均可参照本章内容辩证施治。  二、病因病机胃脘痛发生的原因,有病邪犯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寒等几个方面。  (一)病邪犯胃 外感寒邪,邪犯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
    besoo2020-1-13
    2010
  • 脾与胃(8)
    健脾益气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脾不统血崩漏,便血,尿血,皮下溢血等,伴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体倦,少气无力,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濡细补脾摄血归脾汤脾为湿困脘腹饱闷发胀,纳食不香,头身及肢体困重,苔白厚腻。  燥湿运脾香砂胃苓汤胃气
    besoo2020-1-13
    2220
  • 脾与胃(7)
    治法:益胃生津,兼清胃热方药:益胃汤,麦门冬汤化裁鲜石斛,鲜芦根,生地,西洋参,沙参,花粉,麦冬,元参,玉竹,梨汁,藕汁等。  (三)胃火炽盛主证: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渴喜凉饮,消谷善饥或食入即吐,口臭齿衄或牙龈肿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
    besoo2020-1-13
    2240
  • 脾与胃(6)
    辩证:本证以寒湿内盛,中阳受困为主要临床特征。湿邪或寒湿之邪阻碍脾的正常气机,致使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又脾气虚,运化失司,湿自内生,致水湿停留。可见湿盛与脾虚互为因果,以致出现以上诸症。  治法:健脾燥湿方药:香砂胃苓汤化裁苍术、炒白术、厚
    besoo2020-1-13
    2230
  • 脾与胃(5)
    三、脾病的辩证论治(一)脾气虚弱主证: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肢倦乏力,四肢浮肿,小便清长等,或见:脱肛,阴挺,内肘下垂,二便滑泄不禁等。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缓无力。  辩证:脾主运化,脾气虚则胃气亦弱,腐熟不及,运化失
    besoo2020-1-13
    2130
  • 脾与胃(4)
    (2)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气的运化功能必须要肝气来协助输布。若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失常横逆犯脾临床称肝气犯脾,轻者称肝脾不和或肝旺脾弱。出现胁下、上腹闷痛,嗳气纳呆,腹痛泄泻等。所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  二、胃的
    besoo2020-1-13
    2430
  • 脾与胃(3)
    《素问》又说:“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因为口纳五谷,先入于胃,胃为脾之腑,故口为脾之外窍。《灵枢》还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由此说明脾的精气通于口,脾气正常则口能辩味。病态时若脾气虚则口淡无味,唇色无华,脾有湿热时则口中粘腻
    besoo2020-1-13
    3660
  • 脾与胃(2)
    (二)脾统血 统血是就指统摄控制血液的流行,使之循经脉正常运行。人体元气的生成主要是靠脾,脾气健运则元气充足,就能充分发挥“气能摄血”的作用。所以脾能统血与“气”能摄血的作用基本是一个含意。  当病态时,若脾气虚弱则气不摄血,血失统摄,血溢
    besoo2020-1-13
    1980
  • 脾与胃
    脾与胃  脾与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同居中焦,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现将脾与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简述如下。  一、脾的生理病理(一)脾主运化 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有以
    besoo2020-1-13
    1820
  • 咳嗽(2)
    阳虚咳嗽型 本型因阳虚生内寒,寒犯肺,则咳嗽、久咳气短、懒言少气、肢体倦怠、食欲不佳、精神不振、语声低微、舌质淡白、脉沉微。取背俞穴与足阳明经穴。用补法。 穴位:肺俞 脾俞 足三里    肺热咳嗽型 本型因热邪犯肺,肺失肃降,则咳嗽、咳嗽气
    besoo2020-1-13
    1560
乐雅养生网
乐雅养生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美容养生,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