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消化不良方
    方药:儿茶1.5~2克,生山楂6~10克,炒山楂6~10克,车前子6~10克(包煎),鸡内金2克。水煎60毫升,1日3次温服。  主治:婴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有表证者加葛根;热蕴大肠、肛门发红者加黄芩、黄连;如中毒性消化不良、水电解质平衡失
    besoo2020-1-13
    1740
  • 脾与胃(15)
    3.北京市中医研究所认为,脾气虚证是以消化系统的分泌,吸收和运动机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适应调节和营养代谢失调的一种疾病状态。
    besoo2020-1-13
    2400
  • 脾与胃(14)
    6.其他:从消化系统机能检查,神经一体液调节机制,第二信使方面,微量元素等都做了一些初步的实验工作,看出一些有苗头的线索。  二、对脾胃实质的认识1.广州中山医学院侯灿认为,脾的功能是指消化系统以及能量代谢和水液代谢的一切器官(包括神经、体
    besoo2020-1-13
    2020
  • 脾与胃(13)
    此外,胃肠道尚有不少非特异性免疫防卫系统,如覆盖上皮表面的粘蛋白可防止肠道的异性抗原与粘膜细胞表面粘附;消化液可将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便于吞噬;高浓度胆盐可抑制肠内细菌的繁殖等,从这些方面探索“脾旺不受邪”的理论,也有一定意义。  3.胃肠
    besoo2020-1-13
    2050
  • 脾与胃(12)
    附2 中医脾胃实质探讨近况中医脏象学说中的脏腑的涵义是一个概念性统一体,它包括有代谢、形态和功能的综合概念。例如中医的脾胃,既不同于西医所谓的消化系统,也不等同于西医器官的胃、脾和胰腺,但从其所描述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临床证治的表现来看,
    besoo2020-1-13
    2220
  • 脾与胃(11)
    气郁日久,可以化火,出现痛势急迫有烧灼感,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苦而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黄芩汤合左金丸,酌加疏肝理气药。  (三)脾胃虚寒主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嗳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
    besoo2020-1-13
    2150
  • 脾与胃(10)
    (一)病邪阻滞1.主证: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暧,局部热敷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紧。  辩证: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以致疼痛。舌苔白腻,脉紧属寒,胃痛暴作时,多见紧脉。  治法:散寒止痛方药:轻症仅用
    besoo2020-1-13
    2020
  • 脾与胃(9)
    现代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及胃粘膜脱垂等疾患均可参照本章内容辩证施治。  二、病因病机胃脘痛发生的原因,有病邪犯胃、肝胃不和,脾胃虚寒等几个方面。  (一)病邪犯胃 外感寒邪,邪犯于胃,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
    besoo2020-1-13
    2010
  • 脾与胃(8)
    健脾益气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脾不统血崩漏,便血,尿血,皮下溢血等,伴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体倦,少气无力,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濡细补脾摄血归脾汤脾为湿困脘腹饱闷发胀,纳食不香,头身及肢体困重,苔白厚腻。  燥湿运脾香砂胃苓汤胃气
    besoo2020-1-13
    2220
  • 脾与胃(7)
    治法:益胃生津,兼清胃热方药:益胃汤,麦门冬汤化裁鲜石斛,鲜芦根,生地,西洋参,沙参,花粉,麦冬,元参,玉竹,梨汁,藕汁等。  (三)胃火炽盛主证:胃脘灼痛,吞酸嘈杂,渴喜凉饮,消谷善饥或食入即吐,口臭齿衄或牙龈肿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
    besoo2020-1-13
    2240
  • 脾与胃(6)
    辩证:本证以寒湿内盛,中阳受困为主要临床特征。湿邪或寒湿之邪阻碍脾的正常气机,致使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又脾气虚,运化失司,湿自内生,致水湿停留。可见湿盛与脾虚互为因果,以致出现以上诸症。  治法:健脾燥湿方药:香砂胃苓汤化裁苍术、炒白术、厚
    besoo2020-1-13
    2180
  • 脾与胃(5)
    三、脾病的辩证论治(一)脾气虚弱主证: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肢倦乏力,四肢浮肿,小便清长等,或见:脱肛,阴挺,内肘下垂,二便滑泄不禁等。舌淡嫩或有齿痕,苔白。脉缓无力。  辩证:脾主运化,脾气虚则胃气亦弱,腐熟不及,运化失
    besoo2020-1-13
    2120
  • 脾与胃(4)
    (2)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气的运化功能必须要肝气来协助输布。若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机失常横逆犯脾临床称肝气犯脾,轻者称肝脾不和或肝旺脾弱。出现胁下、上腹闷痛,嗳气纳呆,腹痛泄泻等。所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  二、胃的
    besoo2020-1-13
    2430
  • 脾与胃(3)
    《素问》又说:“开窍于口,藏精于脾”。因为口纳五谷,先入于胃,胃为脾之腑,故口为脾之外窍。《灵枢》还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由此说明脾的精气通于口,脾气正常则口能辩味。病态时若脾气虚则口淡无味,唇色无华,脾有湿热时则口中粘腻
    besoo2020-1-13
    3660
  • 脾与胃(2)
    (二)脾统血 统血是就指统摄控制血液的流行,使之循经脉正常运行。人体元气的生成主要是靠脾,脾气健运则元气充足,就能充分发挥“气能摄血”的作用。所以脾能统血与“气”能摄血的作用基本是一个含意。  当病态时,若脾气虚弱则气不摄血,血失统摄,血溢
    besoo2020-1-13
    1980
  • 脾与胃
    脾与胃  脾与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同居中焦,二者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医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现将脾与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简述如下。  一、脾的生理病理(一)脾主运化 主要指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有以
    besoo2020-1-13
    1820
  • 中医教你快速消化食物
    年底聚会多,吃得多运动少易消化不良,如饱胀感,没有胃口,甚至呕吐,腹痛;大便臭味重。家庭可常备保济丸、保济口服液、保和丸。也可用以下几个食疗方。  (1)白萝卜。煲鸡汤、牛腩、羊肉、猪骨的时候放一点白萝卜可以起到消食理气的作用。  (2)山
    besoo2020-1-13
    2830
  • 小儿消化不良
    穴位:内关 三阴交 足三里 合谷 内庭    操作步骤: 取穴位:补内关、三阴交、足三里;泻合谷、内庭。每穴平揉、压放各100次。 除上述外,尚须循推背部,从三、四腰椎两旁膀胱经第一线,用两拇指侧向上推至相当于第七胸推为1次,推36次。然后
    besoo2020-1-13
    2480
  • 便血的中医治法(2)
    便血一证常见于多种疾病之中 ,临床上首先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警惕恶性肿瘤所致 ,应去医院做检查治疗 ,以免贻误时机。
    besoo2020-1-13
    2980
  • 便血的中医治法
    便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特殊症状 ,指大便带血 ,或全血便 ,如出血时间较长 (超过 8小时 ) ,也可呈黑便。一般来说,肛门及直肠、结肠、小肠、急性感染性疾病、血液与血管疾病、代谢与营养紊乱以及中毒性疾病 ,均能导致便血的发生。  中医的“肠
    besoo2020-1-13
    1550
乐雅养生网
乐雅养生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美容养生,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