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诊(17)
    经行先期:月经二十余日即来,甚至半月一至,称为经行先期,先期而至机理,肝经有热者,有之;气虚不固者,亦有之。兼见心烦易怒,胁痛口苦,经色深红,质稠不淡,舌红脉数,即因肝经有热,血不内藏于肝而提前疏泄所致;兼见心悸气短,少气懒言,经色淡红而稀
    besoo2020-1-13
    1580
  • 问诊(16)
    11.月经异常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女子之经在十四岁前后开始一月一行,因其恰与月球环绕地球一月之数相符,所以
    besoo2020-1-13
    1520
  • 问诊(15)
    上述两种机理出现相同证象,却有一寒一热,一虚一实之异,前者属于实热,后者属于假热。  脾肾障碍,水津不布:脾主运化水湿,肾主化气行水,水津能够蒸化为气,运行四布,实与两脏休戚相关。如果平素阳虚,一遇外寒相侵,脾功能障碍,不能运输水津,肾功能
    besoo2020-1-13
    1540
  • 问诊(14)
    综上所述,胆汁生成以后,其输泄之路有二:一是从胆管输注于肠;二是渗人三焦随其水津运行。  10.口渴 病人常欲饮水或渴不思饮,谓之口渴。口渴一证,并非纯属津虚,与气血也有密切关系。究其机理有五:一是气郁化热,热盛伤津;二是突然失血,
    besoo2020-1-13
    1730
  • 问诊(13)
    9.口苦、人体之液,惟肝分泌的胆汁色黄、味苦,故口苦一证,是因胆汁分泌过多或因胆汁不能随其水津下行,滞留少阳三焦,随津溢出舌面所致。外邪相侵,传人厥阴,或郁怒伤肝,气郁化热,肝经火旺,胆液分泌过多,上溢而呈口苦,此为肝系自病。其基本病理是:
    besoo2020-1-13
    1540
  • 问诊(12)
    四者虽然都是心气不足,兼证却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异。实证是因水液失调,变生痰饮水湿,从少阳三焦侵犯心系,成为心悸。兼见头晕失眠,苔黄而腻,脉象滑数,此为肺牌同病,津气失调,气郁化热,炼液成痰,痰火扰心;兼见起则头眩,时吐稀涎,舌淡苔滑
    besoo2020-1-13
    1450
  • 问诊(11)
    7.眩晕   眩晕是以病人有时突然眼黑,少顷方定;或自觉如坐车船,天旋地转,恶心欲呕为其特征。《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主全身筋膜,本证属于膜络病变,病在肝系,其致眩机理与五脏功能失调及气血津精虚滞有关,病标虽在肝系
    besoo2020-1-13
    1470
  • 问诊(10)
    (2)泄泻:泄泻是牌系病变,以大便稀溏,次数增多为其特征,是牌运障碍,肠内水分增多所致。泄泻机理甚多,就其病性言之,有寒有热,有虚有实;就其机理言之:有牌系自病,也有它脏累及。从致病因素来讲:饮食不洁,邪从口人,侵犯胃肠,牌运障碍,气郁化热
    besoo2020-1-13
    1450
  • 中医四诊----问(6)
    月经不来潮:先分别是有孕还是闭经。闭经可有血枯,血瘀,血痨及肝气郁结。如行经突然停止,应询问有无受寒或郁怒太过。  白带:询问白带的量、色和气味等。白带量多,清稀,色白,少臭或有腥味多属虚寒;白带量多,粘稠,色黄,臭秽,多属湿热。  (9)
    besoo2020-1-13
    2330
  • 问诊(9)
    ⑤遗尿:梦中小便自遗,谓之遗尿,小儿多见,成人偶亦有之。兼见食少神疲,是肺脾气虚,气不摄津;兼见形寒怯冷,是肾气未充,膀胱失约;两种机理并存,尤为多见。如果不是梦中遗尿,而是咳则尿出,妇女可见此证。是因肾的气化不及,水液内停,从三焦上逆犯肺
    besoo2020-1-13
    1560
  • 中医四诊----问(5)
    ③一般说,暴痛多实,久痛多虚。  疼痛拒按为实证;喜按为虚证。  喜温为寒证;喜凉为热证。  食后胀痛加重为实证;食后疼痛缓解为虚证。  ④注意与其他症状的关系,如恶心,呕吐,嗳气,虚恭以及大小便、月经等与疼痛的关系。  (6)问耳目:询问
    besoo2020-1-13
    1710
  • 问诊(8)
    ③小便夹精:尿中夹有精液,或尿后精液自出,谓之小便夹精。兼见尿浊、尿痛,舌红苦黄,是湿热蕴结下焦,扰动精室.;兼见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是肾阴亏损,虚火扰动精室;兼见形寒怯冷,腰膝酸软,是肾阳虚衰,肾气不固,封藏不密;兼见食少便溏,少气懒言,
    besoo2020-1-13
    1430
  • 中医四诊----问(4)
    小便清长;小便量多而色清,多属虚寒证,也可见于消渴证。  小便频数不禁或遗尿;多属气虚或肾气不固。  尿痛或尿频尿急:多属膀胱湿热,或伴尿血、砂石则为淋症。  排尿困难:点滴而出为癃证,小便闭寒不通无尿为闭证,突然发生癃闭,点滴外流,尿味臭
    besoo2020-1-13
    1740
  • 问诊(7)
    (1)尿量异常    ①尿量增多:口渴、尿多,昼夜尿量超过2 500毫升,谓之消渴。尿中含糖者谓之糖尿病,无糖者谓之尿崩证。多由肾阳虚损,不能化水为气,蒸腾四布使然。故景岳云:“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所以直人膀胱而饮一溲二
    besoo2020-1-13
    1530
  • 中医四诊----问(3)
    ①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且喜冷饮,属实热、口不渴不喜饮,或喜热饮,多属虚寒证;口渴不喜饮,多为湿热;口干咽燥但饮水不多,多属阴虚内热。  ②食欲与进食:食欲减退,久病多为脾胃虚弱,新病多为伤食、食滞、或外感夹湿而致脾胃气滞;食欲亢进,多食善
    besoo2020-1-13
    1530
  • 问诊(6)
    七是冷痛:痛处觉冷或遇冷即痛,谓之冷痛,病性属寒。多因寒滞经脉、关节,津血痹阻所致。也有自身阳虚,经脉失温而致者。  八是热痛:痛处灼热谓之热痛。是气郁化热,津凝成湿,血郁于络,阻滞不通的综合反映,病性属热。如体表之疮、痈、疗、疖,牌系之龈
    besoo2020-1-13
    1440
  • 中医四诊----问(2)
    了解起病的过程,对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指导辨证治疗,有重要意义。  2.问现在症状    (1)问寒热:恶寒、发热常是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现,注意有无恶寒、发热、时间、发作特点和恶寒发热的关系及轻重。  ①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表证
    besoo2020-1-13
    1370
  • 问诊(5)
    疼痛随其性质不同,各具特征,不同特征反映了不同的病变本质,常见疼痛特征,约有以下十种。  一是胀痛:痛有胀感,谓之胀痛。以胸、胁、脘、腹、腰、骶胀痛最为常见。外感风寒或恚怒伤肝,经脉挛急,卫气运行不利,常成此证。单纯气滞者少,兼见血郁、湿滞
    besoo2020-1-13
    1540
  • 中医四诊----问
    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其家属,亲友进行有目的的询问病情的方法。有关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病人的自觉症状、起病过程、治疗经过、生活起居、平素体质及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所以问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一环,它对分辨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
    besoo2020-1-13
    2540
  • 问诊(4)
    头汗:汗出见于头部,齐颈而还,兼有头身困重,脘痞苔腻,是三焦湿热上蒸头面引起;若食则头面汗出,是胃热上蒸使然。  半身出汗:汗出仅见身体一侧,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多因营卫失调,或痰、瘀阻滞身体一侧,经脉不通,气血不能周流,以致患侧无汗,
    besoo2020-1-13
    1590
乐雅养生网
乐雅养生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美容养生,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