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血证,中医四法
    ……依据血友病在临床上以出血为主要症状,应属于中医的"血证"范围之内。古人早在《内经》中对血的生理和病理就有较深刻的认识。在《灵枢·决气篇》中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对血证的病因病
    besoo2020-1-13
    1180
  • 第二节 血证(33)
    对过敏性紫癜的病因病机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毒犯营血、热迫血行、风扰营阴、瘀血阻滞、脾虚湿盛、气血两虚等几个方面。其中以热毒炽盛所引起者居多,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重要治则。通过临床及有关实验观察表明,活血化瘀疗法对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疗效。  
    besoo2020-1-13
    1700
  • 第二节 血证(32)
    在治疗方面,活血化瘀中药治疗1TP研究进展较快,这类中药可抗变态反应,抑制抗体形成,调节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平衡,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加强其抵抗力,能使ITP患者外周血小板增多,降低PAIGM,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中国中
    besoo2020-1-13
    1480
  • 第二节 血证(31)
    4.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尿在初期治疗以清热凉血止血为主,在后期多用养阴清热药[中医杂志1991;(9):4]。王氏以紫癜胶囊(焦大黄、焦山楂、炙甘草、紫草等)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52例,均有肉眼或镜检血尿,总有效率9
    besoo2020-1-13
    1650
  • 第二节 血证(30)
    临床用药经验方面,下列几种药物既有止血作用,又可利小便,是治疗尿血的要药:白茅根、小蓟、琥珀、三七[中医杂志1991;(9):4)。陈氏善用海金沙治肾炎尿血[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6):7]。时氏认为出现尿血则必有瘀滞,因此活血之品可随
    besoo2020-1-13
    1390
  • 第二节 血证(29)
    尿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尿血,取得了较好效果。  1.尿血病因病机的研究近年来各种论著对尿血的病因病机看法较为一致,认为主要有热、湿、瘀、虚,尤以前三者多见。时氏则尤强调血瘀在尿血中的意
    besoo2020-1-13
    1710
  • 第二节 血证(28)
    单方验方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大黄、白及、云南白药、三七、地榆等多用。尤其是大黄,其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对虚证、实证均有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具有多方面的止血作用。因此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大黄常作为首选药物。粉剂,每次3-5g,每日
    besoo2020-1-13
    1470
  • 第二节 血证(14)
    ·阴虚肺热    症状: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方药:百合固金汤。  本方以百合、麦冬、玄参、生地、熟地滋阴清热,养阴生津;当归、白芍柔润养血;贝母
    besoo2020-1-13
    1240
  • 第二节 血证(13)
    ·燥热伤肺    症状: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方药:桑杏汤。  方中以桑叶、栀子、淡豆豉清宣肺热,沙参、梨皮养阴清热,贝母、杏仁肃肺止咳。  可加白茅根、茜草、藕
    besoo2020-1-13
    1110
  • 第二节 血证(12)
    ·胃火炽盛    症状:齿衄血色鲜,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加味清胃散中,以生地、丹皮、水牛角清热凉血,黄连、连翘清热泻火,当归、甘草养血和中。合用泻心汤
    besoo2020-1-13
    1070
  • 第二节 血证(11)
    方药:龙胆泻肝汤。  方中以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清肝泻火;木通、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生地、当归、甘草滋阴养血,使泻中有补,清中有养。  可酌加白茅根、蒲黄、大蓟、小蓟、藕节等凉血止血。若阴液亏耗,口鼻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者,可去车前
    besoo2020-1-13
    1140
  • 第二节 血证(9)
    治疗原则    治疗血证,应针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证候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论治。《景岳全书·血证》说:“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
    besoo2020-1-13
    1340
  • 第二节 血证(8)
    2.与温病发斑相鉴别    紫斑与温病发斑在皮肤表现的斑块方面,区别不大。但两者病情病势预后迥然有别。温病发斑发病急骤,常伴有高热烦躁、头痛如劈、昏狂谵语、四肢抽搐、鼻衄、齿衄、便血、尿血、舌质红绛等,病情险恶多变;杂病发斑(紫斑)病势较缓
    besoo2020-1-13
    1140
  • 第二节 血证(7)
    3.与口腔出血相鉴别    鼻咽部、齿龈及口腔其他部位的出血,常为纯血或血随唾液而出,血量少,并有口腔、鼻咽部病变的相应症状可寻,可与咳血相区别。  吐血    1.与咳血相鉴别见上文所述。  2.排除鼻腔、口腔及咽喉出血这些部位出血,血色
    besoo2020-1-13
    1370
  • 第二节 血证(6)
    (3)重者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及崩漏。    (4)小儿及成人皆可患此病,但以女性为多见。  (5)辅助检查。血、尿常规,大便潜血试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管收缩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及骨髓穿刺,有助于明确出血的
    besoo2020-1-13
    1030
  • 第二节 血证(5)
    (2)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  (3)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及分类、血沉、痰培养细菌、痰检查抗酸杆菌及脱落细胞,以及胸部X线检查、支气管镜检或造影、胸部Cr等,有助于进一
    besoo2020-1-13
    1080
  • 第二节 血证(4)
    【临床表现】    血证具有明显的证候特征,即表现血液或从口、鼻,或从尿道、肛门,或从肌肤而外溢。出血既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又是一个常见的体征,患者及家属一般均对此高度重视,常能做到快速求医诊治。;血证以出血为突出表现,随其病因、病位的不同,
    besoo2020-1-13
    1120
  • 第二节 血证(3)
    当各种原因导致脉络损伤或血液妄行时,就会引起血液溢出脉外而形成血证。正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说:“夫血犹水也,水由地中行,百川皆理,则无壅决之虞。血之周流于人身荣、经、府、俞,外不为四气所伤,内不为七情所郁,自然顺适。万一微爽节宣
    besoo2020-1-13
    1120
  • 第二节 血证(2)
    血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凡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科病症,均属本证的范围。本节讨论内科常见的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血证。  西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
    besoo2020-1-13
    1270
  • 第二节 血证
    第二节 血证  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也就是说,非生理性的出血性疾患,称为血证。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血病或失血。  血证是涉及多个脏腑
    besoo2020-1-13
    1430
乐雅养生网
乐雅养生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美容养生,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