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

besoo2020-01-13  133

导读:一、母乳性黄疸的概述二、母乳性黄疸的典型症状三、母乳性黄疸的病因病机四、母乳性黄疸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母乳性黄疸的并发症六、母乳性黄疸的防治方案母乳性黄疸的概述1、定义一般新生儿黄疸2-3周便会消退,但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

母乳性黄疸

文章目录

一、母乳性黄疸的概述
二、母乳性黄疸的典型症状
三、母乳性黄疸的病因病机
四、母乳性黄疸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五、母乳性黄疸的并发症
六、母乳性黄疸的防治方案

母乳性黄疸的概述

1、定义

一般新生儿黄疸2-3周便会消退,但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宝宝喝下母乳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这个现象就叫做母乳性黄疸。约有10-15%以喝母乳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爸妈可以放心的是,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可以按照以前一样,继续给宝宝喂养母乳。

2、别称

无。

3、发病部位

全身。

4、传染性

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

新生儿。

6、科室

新生儿科。

母乳性黄疸的典型症状

1、母乳性黄疸的典型症状

出现黄疸,生后母乳喂养无其他原因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者,胆红素常可达256.5~342μmol/L(15~20mg/dl),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黄疸可持续3周~3个月。

2、母乳性黄疸的分类

无。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病机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现根据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类。前者发生时间与生理性黄疸相近,认为主要与母乳喂养不当,摄入不足有关;晚发性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常发生于生后1~2周,可持续至8~12周。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经过检测确认),活性高。这种主要来源于母乳的酶,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此过程在新生儿小肠内进行,加上小儿肠蠕动相对慢,使大量应排泄的胆红素被这种酶解离成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增加,即出现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采用血生化检查。通过病史、检查和诊断性停母乳喂养即可诊断。

母乳性黄疸的并发症

无特殊并发症,黄疸明显时需暂停母乳。

母乳性黄疸的防治方案

1、母乳性黄疸的预防方法

母亲妊娠期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婴儿出生后,母亲也需继续注意饮食健康,密切观察婴儿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

2、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2.1、喂养与护理

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现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服用退黄中成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晒太阳以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形成光异构体利于从尿中排出。只有当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如明显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仍可母乳喂养。

2.2、光疗

当胆红素达到20mg/dl,可予光疗,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浆治疗。

2.3、支持疗法

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等疾病的发生,以免加重黄疸。

2.4、酶诱导剂

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5912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