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有火吃啥药

besoo2020-01-13  178

导读:一、胃有火吃啥药二、胃上火的症状三、如何预防胃火胃有火吃啥药1、胃有火吃啥药1.1、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 。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注:…

胃有火吃啥药

文章目录

一、胃有火吃啥药
二、胃上火的症状
三、如何预防胃火

胃有火吃啥药

1、胃有火吃啥药

1.1、夏枯草12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 。

将夏枯草、桑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钟,即可代茶饮。可用冰糖或蜂蜜调味。(注:以上为1至2人的分量,可根据人数增加。

1.2、金银花15克、绵茵陈15克

将金银花、绵茵陈加入适量的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即可代茶饮。可用黑糖或片糖或蜂蜜调味。

1.3、预防肝火上升,也可喝“枸杞菊花茶”

枸杞先煮30分钟,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钟,就可作茶饮,适用于头晕脑胀、眼赤目乾,经常用脑者。

2、哪些食物易造成胃火旺

过食辛辣、湿热的食物。胃火很多时候是过食辛辣、温热的食物导致的,如羊肉、狗肉。冬天到了,很多人爱吃火锅,而吃火锅免不了要点羊肉,这就需要注意了,火锅本身就是热性的,若再加进热性的羊肉,那就更容易上胃火。建议大家吃火锅的时候放一些清胃火的食物,如豆腐等。

经常熬夜、喝酒。除了吃以外,还有就是熬夜。现在睡觉晚、熬夜、早上不起来好像是个时尚,其实这对身体的伤害很大。我们自己可以去体会,熬完夜以后,嘴里就会有味,胃火就会上来了。喝酒会不会导致胃火呢?也会,除了它会导致肝火旺以外,也会导致胃火,因为酒喝进去直接到胃里面。

体内有毒素。体内由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导致体内堆积起很多的有害物质,其中包括农药存留、添加剂、激素、空气污染等等,这些物质都会堆积在体内,引起上火,这也是一种胃上火的原因。体内毒素比较多的情况就会导致代谢增强,内热加重。

3、吃什么清胃热

消化不良、便秘、牙龈肿痛、口臭等症状,都是胃火旺盛惹的祸。那么吃什么清胃热?下面小编推荐一些食物。

3.1、李子

对于胃热没有食欲的人而言,吃点李子或者喝杯李子汁就能起到清胃热、开胃、增进食欲的作用。李子所含的花青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有助增强人体免疫力。每天最多吃4个,过量食用容易引起胃痛,脾胃虚弱者应少吃。

3.2、石榴

石榴甘味入胃经,具有滋胃阴,清胃热,促进营气天生,改善大脑功能的作用。石榴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溃疡、软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降低胆固醇等多种功能。

3.3、石斛

石斛又名万丈须、吊兰、林兰、金钗华等。长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主治热病伤津,烦渴、舌干苔黑之证,常与天花粉、鲜生地、麦冬等品同用。

3.4、葡萄柚

葡萄柚中的柠檬醛成分可有效降低胃酸分泌速度、减少胃热的发生,一般来说,每天早上吃3、4瓣葡萄柚,一整天你都会有清新口气!

胃上火的症状

胃热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可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症。甚则耗伤阴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为呕血。

1、齿痛龈肿,或为衄血

胃火的产生主要是饮食所伤,比如过食肥甘厚味、酒酪,煎炒油炸之品,能量过盛,积而成热。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日常饮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吃了会出现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的症状因此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但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

2、过饥过饱,或过软过硬

饮食不节又常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也是眼下火热症增多的主要因素,所谓饮食不节,是指饮食没有规律,或过饥过饱,或过软过硬。

如何预防胃火

注意水分摄入

喝水是生活中必做的一件事情,因为水是生命之源,人体机能离不开水,更何况胃热。它可以冷却体内燥热,冲刷口腔中的细菌菌落,抑制生长,不易得口臭,经常喝水对身体毒素的排出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除了日常喝水之外,可以多喝些花茶类饮品,因为花茶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及其他营养元素。

应有选择性饮食

养生及防治疾病的关键在于日常饮食的选择,虽说在养生栏目上有较多保护胃的膳食配方,但是里面的食材有的也并不适合某些人食用,毕竟个人体质是不同的。

另外,高热量食物会提供火气,上火时不宜多吃水分低的食物,如油炸类、饼乾、花生等坚果,改以蔬菜、清汤等低热量饮食为主。

应当按时睡眠

睡眠不足、睡眠不好也会造成身体过度使用,日夜颠倒更是大忌,容易上火。从事脑力工作的人,血液会集中在头部,导致疲累却睡不稳,通常容易引发胃火。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4754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