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101例报告

besoo2020-01-13  184

导读:变态反应性鼻炎,是全身变态反应在鼻粘膜的一种反应。在中医临床学中,属于“鼻鼽”的范畴。1995年7月~2002年10月,用鼻息汤配合特效点按摩及静注细胞色素C联合治疗本病101例,经临床治疗,其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101例报告

变态反应性鼻炎,是全身变态反应在鼻粘膜的一种反应。在中医临床学中,属于“鼻鼽”的范畴。1995年7月~2002年10月,用鼻息汤配合特效点按摩及静注细胞色素C联合治疗本病101例,经临床治疗,其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01例,其中季节性发作男43例,女25例;常年性发作男24例,女9例,年龄17~45岁,平均31岁;病程最短31天,最长3年,平均563天;均为两侧鼻腔粘膜病变,其每天分泌物少约50ml,多约350ml。平均每天分泌物为200ml。本组病例均按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诊断和疗效判定。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自拟鼻息汤:辛夷花12g,苍耳子9g,黄芪9g,当归9g,桃仁9g,柴胡6g,桔梗9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中、晚3次温服,15天为1个疗程。随证加减:头两侧疼痛重者,加蜈蚣、牛膝;遇冷风症状加重者,加防风、荆芥;伴口干咽燥者,加天花粉、麦冬;肺气虚寒者,可加入人参、党参;脾虚腹胀便稀者,加木香、厚朴、白术等。同时,用风油精作特效点按摩,其特效点的部位为:沿头颅双侧的蝶颞缝起点,向后上方经顶颞缝一线,用拇指指腹缓慢寻摸条索状压痛点。可分别寻得3~5处压痛明显的条索状压痛点,即为特效点,在本病患者中,其出现的阳性率为100%(此为笔者多年临床之心得)。并辅以百会穴,每天按摩1次。对每个点按摩3min,指力以病人能忍受为度,15天为1疗程。但应避免饥饿和劳累后重力施治。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7993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