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为什么全面萎缩

besoo2020-01-13  205

导读:“回归中医”是邓铁涛教授对中医界发出的呼唤。因为有所“迷失”,所以要“回归”。只有回归中医,才能做铁杆中医。迷失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中医诊察手段的退化、辨证理论的萎缩与指导思想的异化。  用进废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规律,…

中医诊断为什么全面萎缩

“回归中医”是邓铁涛教授对中医界发出的呼唤。因为有所“迷失”,所以要“回归”。只有回归中医,才能做铁杆中医。迷失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中医诊察手段的退化、辨证理论的萎缩与指导思想的异化。

  用进废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规律,自从借鉴了现代医学诊断“细致入微”之后,中医修炼了几千年的四诊工夫便逐渐被冷落,甚至被废止了。曾经可以决生死、处百病的四诊,逐渐被各种检查单取代了,大方脉、小方脉逐渐转化为“看单开药”。

  历代中医名家都善于望诊、切脉。今天很多人不理解,就那么一段桡动脉,有那么神奇吗?朱良春先生的著作《医学微言》“为当今中医界脉诊进一言”一文说:全息生物学“是给中医理论,特别是脉诊揭去了神秘的面纱,赋予了科学的定义。我想,全息论也完全适用于阐释脉诊的脏腑分配法。更何况脉的形态、频率、节律、波幅,以及‘胃、神、根’等尚难以用文字描述切脉的微妙感知,其神韵远在全息论以外。譬如一根竹管,依法制成箫、笛,几个同样的孔眼,可吹出五声八韵,抑扬顿挫,绕梁不绝。其变化之妙,全在孔眼的位置和声波振荡的轻重起伏耳。”

  辨证理论的萎缩主要体现在中医的病证必须出现在西医的诊断之后,作为“二级”的参考,“自立”已属困难,“卓然”更加难求。而且,辨证论治“规范化”,用什么进行规范呢?能用“规范的证候”等同于西医的诊断吗?一个西医的病名之下划分几个证型,每一个证型下面对上一个方剂,虽然防止了“偏倚”,也具有了统计学意义,这种“规范的辨证论治”,是前人提倡的“治病活法”吗?是真正中医的特色吗?由于我们嫌辨证论治“太随意”,所以要搞规范化,规范化的结果却是去掉辨与论,只要证与治,只要证与方。辨与论本来是运用中医基本理论的过程,简化了这一过程,不仅“闲置”了中医人的大脑,而且长此以往,学术如何振兴?对号入座的规范化,重复出来许多低水平的治疗效果,中医理论的萎缩是难以避免的。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7461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