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2)

besoo2020-01-13  189

导读:脊柱点位置:后溪穴后二分。  操 作:  在外科手术结束后即行针刺预防。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取穴。一般取常用穴,酌加备用穴。以28号1~2.5寸毫针(据不同穴区选用),进针得气后,以中等度刺激行平补平泻法,针感宜向四面放射,留针20min,其…

外科感染(2)



  脊柱点位置:后溪穴后二分。

  操 作:

  在外科手术结束后即行针刺预防。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取穴。一般取常用穴,酌加备用穴。以28号1~2.5寸毫针(据不同穴区选用),进针得气后,以中等度刺激行平补平泻法,针感宜向四面放射,留针20min,其间行针1次。每日一次,直至创口愈合。

  效 果:

  共预防1015例,其总有效率达96.3%~97%。

  注意事项:

  (1)本法适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包括普通外科、骨科等)的术后感染预防。

  (2)预防对象,只要不是机体调节功能极度低下者,均可采用此法。上述方法,除了用于无菌手术法,对有菌手术及外科感染者,亦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3)关于预防时机,首次针刺一般都应在术后即刻于急救室或手术室中进行。之后,再据症情,在当天或第二天继续针刺。贻误时机,容易影响效果。

  - 体针(之二) -

  取 穴:

  常用穴:足三里、八髎(即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曲池。

  操 作:

  于手术结束时,在手术室内当即针足三里,以强刺激补法(分数层进针,一次退出),持续1~2min后出针。针刺深度约1.5~2寸左右。八髎穴用28号长针一根,刺入皮下紧靠骶骨,贯穿下、中、次髎,直到上髎。采用中等度补法,亦不留针。第二日开始,针刺曲池穴,上、下午各一次,进针后手法仍以数进一退之补法,轻或中等度刺激,出针后,按压一下针孔,一般连续针刺3~7天。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6321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