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姜黄(4)
    【摘录】《中国药典》
    besoo2020-1-13
    2000
  • 片姜黄(3)
    【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血滞经闭,行经腹痛,胸胁剌痛,风湿痹痛,肩臂疼痛,跌扑损伤。【用法用量】3~9g。【注意】孕妇慎用。【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besoo2020-1-13
    1480
  • 片姜黄(2)
    (3) 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5ml,时时振摇,约30分钟,滤过,滤液加石油醚至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片姜黄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
    besoo2020-1-13
    1680
  • 片姜黄
    【英文名】RHIZOMA WENYUJIN CONCISUM【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纵切厚片,晒干。【性状
    besoo2020-1-13
    1640
  • 姜黄草(4)
    【性味】微辛;微辛;平【功能主治】理气止痛;解毒消肿。主胃气痛;吐泻腹痛;跌打劳伤;疮疡肿毒毒蛇咬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绞汁余;或捣烂敷。【摘录】《中华本草》
    besoo2020-1-13
    1330
  • 姜黄草(3)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3500m的山坡灌木林下,或仅见于密林的林缘或山坡路旁。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等地。【性状】性状鉴别:根茎呈圆柱形,有的略弯曲,直径2-3cm。表面黄棕色,有纵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呈深棕色。
    besoo2020-1-13
    1620
  • 姜黄草
    【出处】姜黄草始载《植物名实图考》二十三卷蔓草类,谓:姜黄草,生滇南。蔓、叶俱如牵,根如姜而黄,极硬,以形得名。据记载及附图,其原植物与薯蓣科植物黄山药一致。【拼音名】Jiānɡ Huánɡ Cǎo【别名】黄姜、老虎姜、猴节莲【来源】药材基
    besoo2020-1-13
    1360
  • 蝉肚
    蝉肚 (姜黄) 指姜黄根茎表面具多数点状下陷的环形须根痕或少数圆形侧生根茎痕,因似蝉腹纹理而称茎肚。
    besoo2020-1-13
    1850
  • 姜黄
    一、姜黄的概述二、姜黄的功效与作用三、姜黄的分类四、姜黄的药方选录五、姜黄的服用方法六、姜黄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姜黄的概述1、姜黄的概述姜黄,又名郁金、宝鼎香、毫命、黄姜等,属芭蕉目,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5m,根
    besoo2020-1-13
    1330
乐雅养生网
乐雅养生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美容养生,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