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淋症、便秘、溺精酒(3)
    [资料来源]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5):25按:有单位以本法治疗58例乳糜尿,经治2~3个疗程,显效42例,有效11例,无效5例
    besoo2020-1-13
    2800
  • 淋症、便秘、溺精酒(2)
    [制备方法] 上一味捣末,酒二升和。[资料来源] 唐·《外台秘要》[附] 一方用鹿角胶。马奶酒[药物组成] 新鲜马奶[功能主治] 治便秘,腹泻,肺结核,气喘,肺炎。[用法用量] 每日饮马奶酒250~500ml。[制备方法] 将新挤的新鲜马奶
    besoo2020-1-13
    2890
  • 淋症、便秘、溺精酒
    皂角故纸酒——原名“皂角酒”[药物组成] 皂角刺 破故纸等份[功能主治] 治小便淋沥、短赤疼痛。[用法用量] 适量饮服。[制备方法] 上药切为细末,以无灰酒调下。[资料来源] 明·《普济方》白沙酒[药物组成] 白沙[功能主治] 治诸种淋症。
    besoo2020-1-13
    5390
  • 附子皂角酒
    附子皂角酒——原名“附子酒”[药物组成) 生附子(不去皮)一两一枚 皂角刺二十—根[功能主治] 治痛风,妇人血风,身上瘙痒。[用法用量] 每次温服一盏,不拘时候,无效再服。[制备方法] 上药细剉,分为二处,用好酒二瓶,入上件药,慢火煨,候干
    besoo2020-1-13
    2330
  • 皂角刺的作用(2)
    不饮酒者,水煎亦可。  (《蔺氏经验方》) ⑦治大风疠疮,体废肢损,形残貌变者:皂角刺飞尖一斤(微炒,研为极细末),赤链蛇一条(切碎,酒煮,去骨取肉,焙),胡麻仁三两,生半夏二两,真铅粉一两。  俱炒燥,研为末,和皂荚刺末,一总水泛为丸,如
    besoo2020-1-13
    2760
  • 皂角刺的功效(2)
    (《儒门事亲》) ⑤治痔疾,肛边痒痛不止:皂荚刺二两(烧令烟尽),臭樗皮一两(微炙),防风一两(去芦头),赤芍药一两,枳壳一两(麸炒微黄,去瓤)。  上药,捣罗为末,用酽醋一斤,熬一半成膏,次下余药,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煎防风汤下二十
    besoo2020-1-13
    1670
  • 皂角刺的作用
    药理作用  抗癌作用1.体外试验,热水浸出物对JTC-26抑制率为50-70%。  2.体内实验,对浊鼠肉瘤-180有抑制活性的作用。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60g/kg灌胃对肉瘤-180的抑制率为32
    besoo2020-1-13
    2160
  • 皂角刺的功效
    【功用主治-皂角刺的功效】搜风,拔毒,消肿,排脓。  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①《本草图经》: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  ②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③《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  ④《纲目》
    besoo2020-1-13
    1940
  • 皂角刺的功效与作用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刺。  归经:肺经性味:辛,温。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辛咸,温。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有小毒。  考证:出自《本草衍义补遗》。  科属分类:豆科功效分类:活血药,祛风药炮制方法:拣
    besoo2020-1-13
    1620
  • 小果皂角(4)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刺,果实有驱蛔虫,痈疽的功能。【摘录】《中华本草》
    besoo2020-1-13
    1740
  • 小果皂角(3)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性味】苦;寒【归经】脾;胃经【功能主治】驱虫;解毒消肿。主痈疽肿毒;肠寄生虫病【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研末,1-3g;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烧存性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besoo2020-1-13
    1750
  • 小果皂角(2)
    采收和储藏: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小果皂荚 小乔木至乔木。枝褐灰色,具粗刺,刺圆锥形,长3-5cm,有分枝。叶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羽片2-6;小叶通常5-6对,斜椭圆形或菱状披针形,长2-3cm,宽约1cm,先端钝或圆形,
    besoo2020-1-13
    2060
  • 小果皂角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拼音名】Xiǎo Guǒ Zào Jiǎo【英文名】fruit of Littlefruit Honeylocust【别名】小皂角。【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小果皂角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besoo2020-1-13
    1680
  • 山皂角(2)
    皂角刺:辛,温。【功能主治】皂角:祛痰开窍。主治中风或癫痫,痰涎涌盛者,痰多咳嗽。用量0.3~1钱。皂角刺:活血祛瘀,消肿溃疡,下乳。主治淋巴结结核,乳腺炎,恶疮,痈肿不溃。用量1~3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besoo2020-1-13
    1590
  • 山皂角
    【别名】山皂荚、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针【来源】豆科山皂角Gleditsia horrida (Thunb.) Makino [G. japonica Miq.],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化学成份】木心含有皂角黄烷(gledit
    besoo2020-1-13
    1530
  • 天丁
    天丁 为皂角刺的别名。指皂荚茎上的棘刺。
    besoo2020-1-13
    1610
  • 皂角的药用价值_皂角的副作用
    一、皂角的药用价值二、皂角的副作用三、皂角的医学记载及附方皂角的药用价值 中药皂角,其原植物是豆科皂荚树结的果实,又称大皂角。药材呈长条形而扁,长15-20厘米,宽2-3.5厘米,厚0.8-1.4厘米。质坚硬,摇之有响声,内含多数种
    besoo2020-1-13
    1680
  • 皂角的功效与作用
    一、皂角的简介二、皂角的功效与作用三、皂角的市场信息1. 皂角的价格2. 皂角的选购方法3. 皂角的保存方法皂角的简介应呈剑鞘状,略弯曲,长100~400mm,宽约40 mm,厚10~15 mm。表面红褐色,被灰色粉霜,种子所在处隆
    besoo2020-1-13
    1550
  • 皂角刺(3)
    【动植物形态】  1.皂荚 乔木,高达15cm。刺粗壮,通常分枝,长可达16cm,圆柱形。小枝无毛。一回偶数羽状复叶,长12-18cm;小叶6-14片,长卵形、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cm,宽1.5-3.5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斜圆
    besoo2020-1-13
    1680
  • 皂角刺(2)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化不溃;外治疥癣麻风。中药材-皂角刺编辑本段回目录  【药名】皂角刺  【别名】皂荚刺、皂刺、天丁、皂角针、皂针。  【汉语拼音】zao jiao ci  【英文名】Ch
    besoo2020-1-13
    1670
乐雅养生网
乐雅养生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美容养生,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