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黍米(5)
    【附方】①治小儿鹅口,不能饮乳: 黍米汁涂之。 (《千金方》)②治汤火所灼未成疮者: 黍米、女曲等分。各熬令黑如炭,捣末,以鸡子白和涂之。 (《肘后方》)【各家论述】1.《吴普本草》:益气补中。2.《别录》:丹黍米,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
    besoo2020-1-13
    1120
  • 黍米(4)
    【性味】甘;微温【归经】大肠;肺;胃;脾经【功能主治】益气补中;除烦止渴;解毒。主烦渴;泻痢;吐逆;咳嗽;胃痛;小儿鹅口疮;疮痈;烫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90g;煮粥或淘取泔汁。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besoo2020-1-13
    1060
  • 黍米(3)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南、西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资源分布: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南、西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都有栽培。【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寒冷干燥气候。耐旱,耐盐碱。宜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
    besoo2020-1-13
    930
  • 黍米(2)
    【别名】稷米、粢米、穄米、糜子米【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植物黍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icum miliaceum.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碾去壳用。【原形态】黍,一年生栽培草本。秆粗壮,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cm,
    besoo2020-1-13
    1030
  • 黍米
    【出处】1.陶弘景:黍,荆、郢州及江北皆种此。其苗如芦,而异于粟,粒亦大。今人又呼称粟为黍,非也。北人作黍饭,方药酿黍米酒,则皆用秫黍也。丹黍米即赤黍米也,亦出北间,江东时有种而非土所宜。2.《本草衍义》:丹黍米,黍皮赤,其米黄,惟可为糜,
    besoo2020-1-13
    1130
乐雅养生网
乐雅养生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美容养生,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