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肺炎喘嗽
    杨某,男,4岁。微恶风寒、温温发热、鼻塞、咳嗽3日,服保赤散、琥珀抱龙丸无效来诊。诊见面赤咽红,唇干口渴,发热无汗,咳嗽痰鸣,呼吸喘促,烦躁不安,舌红苔白,指纹浮红,脉浮数。此属风热闭肺,肺失宣和。亟宜辛凉透邪,轻宣肺气。  处方:桑叶络、
    besoo2020-1-13
    1070
  • 肺炎喘嗽(9)
    在辨证的基础上从热论治,收到较好效果,服药后于l-2天退热者达61.5%,3—5天达24.5%,由于热退迅速,防止了津液的损耗,减少了痰液的生成,使肺脏得以清肃,从而减轻了痰喘,控制了病情的发展。  朱先康.清肺化痰剂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2
    besoo2020-1-13
    1030
  • 肺炎喘嗽(8)
    3.呼吸急促时,应保持气道通畅位置,并随时吸痰。  4.对于重症肺炎患儿要加强巡视,注意病情变化。  [文献摘要]《幼科要略·春温风温》:“春月暴暖忽冷,先受温邪,继为冷束,咳嗽痰喘最多。……夫轻为咳,重为喘,喘急则鼻掀胸挺。”  《幼科金
    besoo2020-1-13
    1020
  • 肺炎喘嗽(7)
    [其他疗法]    一、单方验方    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各15g,百部、桑白皮各6g,玄参9g,甘草3g。1日1剂。用于病毒性肺炎。  二、外治疗法    1.桑叶、知母各15g,杏仁、前胡、白前各10g,桔梗6g,甘草3g,银花、鱼
    besoo2020-1-13
    1270
  • 肺炎喘嗽(6)
    (二)变证    1.心阳虚衰    证候:突然面色苍白,紫绀,呼吸困难加剧,汗出不温,四肢厥冷,神萎淡漠或烦躁不宁,右胁下肝脏增大、质坚,舌淡紫,·苔薄白,脉微弱虚数。  分析:心阳虚衰,正气欲脱。心阳不能运行敷布全身,故面色苍白,四肢欠
    besoo2020-1-13
    960
  • 肺炎喘嗽(5)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常用药:法半夏、陈皮、莱菔子、苏子、白芥子化痰除痹,枳壳、前胡行气宽胸,杏仁止咳化痰。  咳甚加百部、紫菀、款冬止咳化痰;便溏加茯苓、白术健脾。  5.阴虚肺热    证候:低热不退,面色潮红,干咳无痰,舌质红而干
    besoo2020-1-13
    1130
  • 肺炎喘嗽(4)
    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方药: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常用药:麻黄、杏仁、生石膏、生甘草清热宣肺,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辛凉解表,桔梗、牛蒡子清热利咽。  壮热烦渴,倍用石膏,加知母,清热宣肺;喘息痰鸣者加葶苈子、浙贝母泻肺化痰;
    besoo2020-1-13
    960
  • 肺炎喘嗽(3)
    二、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以宣肺平喘,清热化痰为主法。若痰多壅盛者,首先降气涤痰;喘憋严重者,治以平喘利气;气滞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病久气阴耗伤者,治以补气养阴,扶正达邪;出现变证者,随证施治。因本病易于化热,病初风寒闭肺治方中宜适
    besoo2020-1-13
    1220
  • 肺炎喘嗽(2)
    重症肺炎或素体虚弱之患儿,患病之后常迁延不愈,难以恢复,如体禀营虚卫弱者,可致长期不规则发热,或寒热往来,自汗;体禀阴液不足者,可形成发热以夜间为甚,手足心灼热,盗汗、夜寐不宁等症。  [临床诊断]    1.发病较急,轻证仅有发热咳嗽,喉
    besoo2020-1-13
    1060
  • 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肺炎喘嗽的病名首见于<麻科活人全书),该书叙述麻疹出现“喘而无涕,兼之鼻煽”症状时,·称为“肺炎喘嗽”。本病全年皆
    besoo2020-1-13
    1070
  • 肺炎喘嗽病因病机分析
    本病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或由其他疾病传变而来;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卫外不固。小儿外感风邪,外邪由口鼻或皮毛而人,侵犯肺卫,肺失宣降,清肃之令不行,致肺被邪束,闭郁不宣,化热烁津,炼液成痰,阻于气道,肃降无权,从而出现咳嗽、气喘
    besoo2020-1-13
    1670
乐雅养生网
乐雅养生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美容养生,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