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渣果(3)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6-9g。外用:适量,研末撒敷;或取种仁捣油涂擦。【摘录】《中华本草》
    besoo2020-1-13
    1370
  • 油渣果(2)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500的灌丛中和山坡路旁,也有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及西藏等地。【性味】味甘;性凉【归经】归胃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外伤出血;疮疖肿痛;湿疹
    besoo2020-1-13
    1660
  • 油渣果
    【拼音名】Yóu Zhā Guǒ【别名】油瓜、猪油果、有棱油爪、牛蹄子、野面瓜、猴子面瓜、唛豆荚。【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油渣果的种仁或果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果,剖取种仁,洗净,晒干或鲜用。果皮,晒干研末。
    besoo2020-1-13
    1460
  • 油渣果根(2)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功能主治】催吐截疟。主疟疾【用法用量】内服:水煎,1.5-3g。【注意】《全国中草药汇编》:孕妇忌服。【摘录】《中华本草》
    besoo2020-1-13
    1620
  • 油渣果根
    【拼音名】Yóu Zhā Guǒ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油渣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dgsonia macrocarpa (Bl.)Cog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多年生木质藤本,长达2
    besoo2020-1-13
    1780
乐雅养生网
乐雅养生网为广大网民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包括美容养生,中医养生,食疗养生,运动养生,健康养生方法,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小常识等内容,是您健康生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