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肠道感染的原因

besoo2020-01-13  152

导读:一、导致肠道感染的原因二、如何治疗肠道感染三、如何预防肠道感染导致肠道感染的原因1、导致肠道感染的原因导致肠道感染的原因主要是病原体传播感染引起。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库克萨基病毒和在人类肠道致细胞病变的孤儿病毒(ECHO病毒…

导致肠道感染的原因

文章目录

一、导致肠道感染的原因
二、如何治疗肠道感染
三、如何预防肠道感染

导致肠道感染的原因

1、导致肠道感染的原因

导致肠道感染的原因主要是病原体传播感染引起。

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库克萨基病毒和在人类肠道致细胞病变的孤儿病毒(ECHO病毒)。1970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这些病毒归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在上述已命名的3种肠道病毒的67个型别以后发现的肠道病毒,都按肠道病毒序数编号命名﹐即68﹑69﹑70﹑71﹑72型肠道病毒等。

肠道病毒颗粒小,呈20面体,直径24~30nm,不含类脂体,核心有单链核糖核酸,耐乙醚和其它脂溶剂,耐酸,对各种抗生素﹑抗病毒药﹑去污剂有抵抗作用。多数病毒在细胞培养中产生细胞病变。

肠道病毒通常寄生于肠道,仅于少数情况下,进入血流或神经组织。正常的病毒携带者不多见,隐性感染甚为普遍,人受染后出现临床症状的也是少数。

2、肠道感染病原体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

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水源受到污染后可引起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食物传播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接触传播

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钱币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昆虫传播

苍蝇、蟑螂等都能起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3、中医对肠道传染病的认识

夏季肠道传染病常以腹痛、腹泻或脓血便为主要表现,大多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酸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中医将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者划分为中医泄泻的范畴,而以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者,则归属痢疾。从发病时间看,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属于中医的长夏时节,长夏湿气当令,湿盛则濡泄。脾脏喜燥而恶湿,加之饮食过量,或过食油腻及生冷,更容易损伤中阳而致运化无力,湿浊内生,混杂而下,故成泄泻。夏季脾运不及,加之过食油腻、辛辣及不洁之品则容易导致内伤饮食,外感时邪,积滞与气血搏结而出现下利黏液脓血便之痢疾。

如何治疗肠道感染

1、饮食治疗

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一般不需禁食(严重呕吐除外),口服补液疗法或静脉补液开始后4h应恢复进食,少吃多餐(建议每日6餐),进食少油腻、易消化、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尽可能增加热量摄入。避免进食罐装果汁等,以免加重腹泻。

2、补液治疗

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应尽可能鼓励其接受口服补液盐治疗,静脉补液疗法,适用于重症腹泻伴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或休克者,补液推荐用乳酸林格氏液,最初应快速静脉补液,遵循补液的基本原则,继发酸中毒者静脉给予5%碳酸氢钠或11.2%乳酸钠,用量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先给予半量,视具体情况再决定,注意补充钾、钙。当患者脱水纠正、呕吐好转后即改为口服补液。

3、中医药治疗

盐酸黄连素对改善临床症状和缓解病情有一定效果。

如何预防肠道感染

1、不乱吃街边小食

街边那一些美味的食物是很多朋友的最爱,但是他们的健康都是没有多少保证的,因此我们不要乱吃。如果真的抵挡不住烧烤啤酒等的诱惑,可以自己在家做的。太多的肠道疾病都是因为乱吃街边小吃造成的,我们要避免。

2、不吃过夜及变质食物

过夜的食物千万不要吃,特别是在夏季的时候,如果吃不完就扔掉,不要吝啬。还有变质的食物,及其过期的食物等都要杜绝食用,这样才能让身体的健康不受到侵害,不然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3、饭前饭后正确洗手

在吃东西之前一定要及时的洗手才好,夏季的时候病菌本来就容易滋生,如果不洗手就吃东西很容易生病。还要选择消毒性的香皂或者洗手液,在吃饭之后也是要洗手的,这样才足够全面。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923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