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最大职业排行榜

besoo2020-01-13  200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压力最大职业排行榜,有媒体报道,某课题组研究发现,领导层级越高,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越低,下面小编列出了压力最大职业排行榜,看看里面有你的职业吗?你认同吗。该课题组统计发现,压力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是:管理中层为80分;经理层为7…

压力最大职业排行榜

乐雅养生网导读:压力最大职业排行榜,有媒体报道,某课题组研究发现,领导层级越高,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越低,下面小编列出了压力最大职业排行榜,看看里面有你的职业吗?你认同吗。

该课题组统计发现,压力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是:管理中层为80分;经理层为75分;教职员工为75分;一般管理技术人员为72分;医务工作者为68分;社区人员为68分;下岗人员为68分;矿工为60分;一般企业工人为59分。其中,综合评定认为,中国公务员压力指数为10,排名第一。

1、公务员 职业压力指数:10

2、播音员 职业压力指数:9

3、演艺明星 职业压力指数:8

4、作家 职业压力指数:7

5、运动员 职业压力指数:6

6、农民 职业压力指数:5

7、农民工 职业压力指数:4

8、小摊贩 职业压力指数:3

9、下岗工人 职业压力指数:2

10、矿工 职业压力指数:1

360行,公务员压力排名第一?这两天,《压力最大职业排行榜》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其中将公务员排在了排行榜的第一名。虽然这则帖子的排名广受质疑,但工作、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却是大家感同身受的。

作为都市人,从踏出校园那一刻开始,工作、房子、孩子、升职……压力层层加码,直到自己变成了“高压锅”。昨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大家眼中的热门行业,如今都成了高压行业。

公务员压力最大?连公务员都惊讶了

“我们工作压力排第一?怎么可能?”齐磊在听说公务员竟然被排在《压力最大职业排行榜》第一时,语气里满是惊讶。

齐磊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淮安人,去年考上了公务员。“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下午5点半下班,有事情的时候就加个班,我感觉各个地方公务员都差不多。”齐磊说,在捧上了“金饭碗”之后,确实发现公务员并不是“一张报纸、一杯茶过一天”那么轻松。“作为新人,手脚得勤快些,部门里很多杂事都是我来做。有重大活动特别忙,加班加点少不了,准备材料,写文字稿,还得帮忙会务工作,事情都很琐碎,有时候也会累惨了。”

齐磊说,在外人眼中,公务员是“金饭碗”,是高薪行业,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公务员这个行业的好处是稳定。”齐磊说,现在他每月的收入是4000多元,要加工资只能慢慢熬资历。“想在南京买房,可我怎么买得起?”

齐磊所说的情况,在宜兴审计署工作的小崔也同意。小崔是08年考进公务员队伍的。她说审计署工作比较繁重,一有案子甚至要在单位通宵工作,有一次连续一个月都没有休息。至于收入,小崔也并不是非常满意。“我们进单位的时候刚好实行阳光工资,比起以前的工资水平来,差多了。”另外,单位里的人际关系,也是她的烦心事。

齐磊说,也有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太大而患上抑郁症的同事。“但不是所有公务员都压力很大,得看所在的科室、所在的位置。可总体来说,公务员压力排名怎么也不会最大。”

你身处“高压锅”吗?

和公务员一样,很多外人看着光鲜的职业,削尖脑袋挤进去才发现:自己原来是进了一个“高压锅”!有些人选择了忍耐,每天在心中挥着鞭子赶着自己往前跑;有些人难以承受压力之重,最终选择改行。去年,一项由权威部门发布的调查表明,被很多人羡慕的教师(76%)、医生护士(73.8%)、编辑记者(70.3%)三种职业,成为“最不和谐的三大职业”。

教师: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到“服务业”

王老师是1995年从晓庄师范毕业,随后就当了一名语文老师。王老师说,做了15年老师,对学校这块的工作已经很熟悉了,做起来也得心应手。但要说压力,绝对还是有的。

王老师说,虽然老师有寒暑假,但平时工作的时间比一般上班族要长。早上7点半到校,下午5点钟放学,中午饭都是在学校食堂里对付一下就算。另外作为班主任,每周12节课外,还要组织班会活动,每天班上还有很多琐碎的事情需要处理。

“这些都还好,我感觉最大的压力其实是来自于家长。”王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孩子非常关心。“现在学校小班化之后还好一些,以前教大班的时候,每天放学后回家,一路上都是家长的电话。孩子白天在学校的表现、孩子昨天的作业出了什么问题,都要回答好,一点都不能怠慢。”又要抓教学质量,又要关心孩子,还得注重与家长沟通,不少年轻老师私下大吐苦水:累到崩溃。

行业点评:旱涝保收,又有假期,教师职业看似光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行业正在渐渐走下“神坛”。如今,一些人甚至将教师归为服务业。在法律意识普遍增强的情况下,批评学生的分寸也得拿捏到位,这让不少老师压力大增。

记者:半夜“机”叫很正常,几个月没休息不奇怪

三年前,本科毕业的邵小姐进入了南京一家省级媒体工作。家里人和邻里说起女儿当了记者,也觉得特别有面子。但是很快邵小姐就发觉,记者这工作太“毁”人了。

“早就听说新闻行业是‘睡的比猫晚,起得比鸡早’,当时一腔热血,也没太在意。”邵小姐说自从当了记者,自己都是随时待命,最忙的时候甚至几个月都没休一天,每天采访、码字,对着电脑屏幕腰酸脖子疼。自己的手机也是从来不关机,24小时“待命”,“有时候晚上十二点半了,还会有编辑来电话询问稿子的问题。不过我们起码生物钟正常,那些要忙到凌晨两点的编辑们,也累得慌。”

行业点评: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和教师一样,记者这行业也在剥掉“神秘的面纱”。在国际上,记者甚至已经被列入了高危险行业。另外,新闻求新求快,高强度工作同时考验记者的脑力与体力。尤其是无处不在的竞争,更是时时让新闻从业者绷紧了神经。

专家说法:25岁至40岁是压力集中爆发期

职场上哪个年龄压力最大?因压力导致心理问题的人群在25岁至40岁最为集中,且在不同的年龄段,这些人群的“高压点”也不尽相同。

25岁到30岁的人群属于初入职场,此时让他们感觉到压力比较大的一般是就业的压力,以及在城市生活的生存成本的问题。年龄稍长之后买房、婚姻的压力也大。进入30岁之后,工作已经基本稳定,但是生活上很多上有老下有小,“孩奴”压力不小,另外单位领导、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也让不少人烦恼。40岁之后则会遇到所谓的“中年危机”。人到中年,最怕的是一事无成,或者是到极限后的无力感。对业务过于熟悉但知识结构老化,缺乏挑战,容易失去目标,年轻人的干劲,又会让他觉得是一种威胁,这就是形成了不可调和的一种心境矛盾。

应付压力要有点阿q精神

不同的性格,对待压力的表现也是不相同的,有人可能情绪不高,有人可能喝喝闷酒,有的还可能沉湎于玩乐。压力需要一个释放的出口,有些人还可能变成“双面人”,在单位是个“好好先生”,回到家却脾气暴躁,一有不顺心就发火。

身在“高压锅”,如何减压?当焦虑的源头没有消除的话,压力是不会消失的。比如高房价、孩子的教育问题,只要没有改变,压力便无法消失。此时最好转变一下观念,学学阿q精神,把心态放平和,不要和别人过多地攀比,学会找到积极的一面自我安慰。

去旅行改变下环境,抽个时间流汗运动一下也是很好的减压方式,但这两项很多都市人也难以抽出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不妨每天利用半小时或者一小时的时间,让自己“小玩玩”放松一下,散个步,看段自己喜欢的小说,欣赏一出短剧,和知心的人聊下天,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但要注意,休闲娱乐别让自己太累,以免恶性循环。

医生:每天12小时在岗,谈恋爱都没时间

李医生去年研究生毕业,得到了留院的机会。工作一年多,李医生最主要的压力是工作时间太长。“一般来说早上六七点到院,晚上七八点才能走,工作时间经常超过12小时。”这么长的工作时间,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

其次是医患沟通方面的压力,“住院医生一般都比较年轻,工作资历尚浅,所以在和病人沟通的时候经验不足。特别是遇到脾气火爆的病人家属,很容易发生纠纷。”在经济上,李医生也有担心。“我们年轻医生薪水肯定不能跟老医生相比,我感觉以我现在的薪水,难以承担起相应的家庭责任。”

李医生说,尽管单位规定是有休假的,但即使休假,一旦临床有病人需要还是以工作为主。“常用的消遣方式就是睡觉啦”。

行业点评:医患关系紧张,是医护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另外,医生的工作时间很紧张,很多医生都是一边工作一边读博。如果做到了主治医师,不仅要管多个床位、还要上门诊、急诊,有的还要担任科研、教学方面的任务;获得课题、晋升职称等都是压力的来源。

缓解压力的十八个方法

面对目前的工作与生活,你是否感觉到快要被逼疯了,来自工作的,家庭的的压力让你焦头烂额,以致于都快喘不过气来,有时甚至有不知所措的感觉。那么身处此境,在这么多的压力威胁到你的身心健康之前,你得好好想想办法了。那么下面这十八个方法可以把你从你的压力中营救出来!

心态篇

之一:放慢说话的速度

也许你每天的桌上摆满了要看的文件,你的右手在接听电话,左手还要翻看资料。你要应付形形色色的人,说各种各样的话。那么你一定要记住,尽量保持乐观的态度,放慢你的速度。

之二:不要太严肃

不妨和朋友一起说个小笑话,大家哈哈一笑,气氛活跃了,自己也放松了。事实上,笑不仅能减轻紧张,还有增进人体的免疫力的功能。

之三:不要让否定的声音围绕自己,而把自己逼疯

老板也许会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实际上自己也是有着许多优点的,只是老板没发现而已。

之四:一次只担心一件事情

女人的焦虑往往超过男人。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66名已婚夫妇进行了6个星期的研究,发现了因为女人们更爱方方面面地考虑问题,所以女人们比男人更经常感到压力。她会考虑自己的工作、体重,还有每个家庭成员的健康等等。

之五:每天集中精力几分钟

比如现在的工作就是把这份报告打好,其他的事情一概抛在脑后,不去想。在工作的间隙,你也可以花上20分钟的时间放松一下,仅仅专注于你周围的一切,比如你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感觉到什么,闻到什么气味等等,而不考虑你的工作。

之六:说出或写出来你的担忧

记日记,或与朋友一起谈一谈,至少你不会感觉孤独而且无助。美国的医学专家曾经对一些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气喘的人进行分组,一组人用敷衍塞责的方式记录他们每天做了的事情。另外的一组被要求每天认真地写日记,包括他们的恐惧和疼痛。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后一组的人很少因为自己的病而感到担忧和焦虑。

之七:不管你有多忙碌,一定要锻练

研究人员发现在经过30分钟的踏脚踏车的锻炼后,被测试者的压力水平下降了25%。上健身房,快走30分钟,或者在起床时进行一些伸展练习都行。

之八:享受按摩的乐趣

不只是传统的全身按摩,还包括足底按摩,修指甲或美容,这些都能让你的精神松弛下来。

之九:让自己彻底放松一天

读一篇小说,唱歌,啜茶,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干,坐在窗前发呆。这时候关键是你内心的体味,一种宁静,一种放松。

之十:至少记住今天发生的一件好事情

不管你今天多辛苦,多不高兴,回到家里,都应该把今天的一件好事情同家人分享。

方法篇

之十一:读书

读感兴趣书,读使人轻松愉快的书,读时漫不经心,随便翻翻。但抓住一本好书,则会爱不释手,那么,尘世间的一切烦恼都会抛到脑后。

之十二:听音乐

音乐是人类足美好的语言。听好歌,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会使人心旷神怡,沉浸在幸福愉快之中而忘记烦恼。放声唱歌也是一种气度,一中潇洒,一种解脱,一种对长寿的呼唤。

之十三:求雅趣

雅趣包括下棋、打牌、绘画、钓鱼等。从事你喜欢的活动时,不平衡的心理自然逐渐得到平衡。“不管面临何等样的目前的烦恼和未来的威胁,一旦画面开始展开,大脑屏幕上便没有它们的立足之地了。它们隐退到阴影黑暗中去了,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工作上面。”伊丽莎白就是通过画画治好了忧郁症。

之十四:倾诉

倾诉可取得内心感情与外界刺激的平衡,去灾免病。当遇到不幸、烦恼和不顺心的事之后,切勿忧郁压抑,把心事深埋心底,而应将这些烦恼向你信赖。头脑冷静、善解人意的人倾诉,自言自语也行,对身边的动物讲也行。

之十五:旅游

当一个人心理不平衡、有苦恼时,他应到大自然中去。山区或海滨周围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阴离子。阴离子是人和动物生存必要的物质。空气中的阴离子越多,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所得到的氧气就愈充足,新陈代谢机能便盛,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增强,有利于促进机体的健康。愈健康,心理就愈容易平静。

之十六:做好事

做好事,获得快乐,平衡心理。做好事,内心得到安慰,感到踏实;别人做出反应,自己得到鼓励,心情愉快。从自己做起,与人为善,这样才会有朋友。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你的手,施一份关心给人。仁慈是最好的品质,你不可能去爱每一个人,但你尽可能和每个人友好相处。

之十七:美食

享受美食也是一种良好的消除压力的方法。你可以找几个朋友,或者只是自己,去一个自己喜欢的餐厅吃一餐自己喜欢的美食,不要担心会长胖(偶而大餐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什么都不去想,只是好好享受美食。

之十八:忘却

忘却也是保待心理平衡的好办法。忘记烦恼、忘记忧愁、忘记苦涩、忘记失意、忘记昨天、忘记自己、忘记他人对你的伤害、忘记朋友对你的背叛、忘记脆弱的情怀。忘记你曾有的羞悔和耻辱……这样你便可乐观豁达起来。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对于荣辱、富贵、贫穷、诽谤、嫉妒、酸楚等社会附加物,一笑置之,那么你就得到解脱了,心理就平衡了。忘却有害无益的人和事吧,保持心理的平衡。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92175.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