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

besoo2020-01-13  139

导读:一、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二、帕金森综合症吃什么三、帕金森综合症的预防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1、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1.1、嗅觉减退、便秘是目前最被重视、最具应用前景的帕金森病早期预警信号。您可能发现对于某些事物的嗅觉不如以前那样敏感了,甚至…

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

文章目录

一、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
二、帕金森综合症吃什么
三、帕金森综合症的预防

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

1、帕金森综合征的症状

1.1、嗅觉减退、便秘

是目前最被重视、最具应用前景的帕金森病早期预警信号。您可能发现对于某些事物的嗅觉不如以前那样敏感了,甚至连香蕉、泡菜、香料的味道都闻不出来了,并且原本正常的排便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但应排除饮食、药物、或其他疾病引起的排便习惯改变),那么建议您及时去看医生。

1.2、出现手臂或身体其他部位震颤

临床上能引起震颤的疾病很多,但帕金森病的典型震颤主要表现为“运动时不颤、安静时出现、紧张时加剧”,如果拇指和食指经常出现“搓丸样”动作,您更要警惕。

1.3、移动或行走变得困难

开始觉得身体、上肢或下肢僵硬,而且活动后僵硬感也不会消失。行走时手臂不能正常摆动,或者旁人会说您走路的样子看起来很僵硬。

1.4、动作变慢、写字变小

如果您发现自己扣纽扣、穿袜子、系鞋带等动作明显变慢了,或者写字越写越小,这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信号。

2、帕金森综合症的病因

2.1、年龄老化: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患有帕金森的患者,多食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并且经过一些调查还发现,帕金森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由此可见帕金森的发生与年龄老化有很大的关系。

2.2、环境因素:这是一重要帕金森的病因。经过一些学者的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因此人们怀疑环境中也许存在某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2.3、家族遗传性:在一些专家的长期跟踪调查随访发现,帕金森具有一定能够的家族聚集倾向,也就是同一家族中的帕金森患病率较多。

3、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

3.1、用药原则:本病用药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尽量用较小剂量取得满意疗效;治疗方案个体化,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类型和程度、就业情况、药物价格和经济承受能力等选择药物;不应盲目加用药物,不宜突然停药,需终生服用;PD药物治疗复杂,近年来推出的辅助药物DR激动药、MAO-B抑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等,与复方多巴合用可增强疗效、减轻症状波动、降低复方多巴剂量,单独使用疗效不理想,应权衡利弊,适当选择联合用药。

3.2、抗胆碱能药:本药物对震颤和强直有效,对运动迟缓疗效较差,适于震颤明显年龄较轻患者。

3.3、金刚烷胺:本药物促进DA在神经末梢释放,阻止再摄取,并有抗胆碱能作用,是谷氨酸拮抗药,可能有神经保护作用,可轻度改善少动、强直和震颤等,早期可单独或与安坦合用。

帕金森综合症吃什么

1、常吃富含抗氧化营养素的食物

氧化应激及自由基损害是引发帕金森病的重要原因。体内积累过多的氧自由基可以直接破坏黑质及纹状体多巴神经元细胞而导致帕金森病。补充具有清除自由基功能的营养素,对于预防疾病发生,延缓病情发展,改善早期出现的症状,均有一定效果。

2、常喝绿茶和咖啡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饮用绿茶和咖啡可明显降低帕金森病的发病率。这与绿茶的主要活性成分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抑制多巴胺转运体凋亡,增加多巴胺能神经传递等作用有关。咖啡的主要成分咖啡因,具有拮抗帕金森病相关神经毒素,增加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刺激多巴胺释放等作用。因此,建议每日可饮用1杯以上的绿茶或1~3杯的咖啡,以预防帕金森病。

3、饮食清淡,戒烟限酒

由于脑动脉硬化可影响大脑血供,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如影响到黑质多巴胺纹状体通路则可出现帕金森病,因此,防治脑动脉硬化对预防帕金森病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帕金森综合症的预防

1、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汞等。

2、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3、避免或减少应用奋乃静、利血平、氯丙嗪等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

4、防治脑动脉硬化是预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临床上要认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5、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7960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