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3)

besoo2020-01-13  105

导读:一、慢性肾衰竭的概述二、慢性肾衰竭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三、慢性肾衰竭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四、慢性肾衰竭的危害五、慢性肾衰竭的防治方法慢性肾衰竭的危害1、肾脏储备能力丧失,也称为慢性肾衰竭代偿期。此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30-60毫升/分钟,…

慢性肾衰竭(3)

文章目录

一、慢性肾衰竭的概述
二、慢性肾衰竭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三、慢性肾衰竭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四、慢性肾衰竭的危害
五、慢性肾衰竭的防治方法

慢性肾衰竭的危害

1、肾脏储备能力丧失,也称为慢性肾衰竭代偿期。此期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至30-60毫升/分钟,血肌酐和尿素氮检查正常或轻度偏高,此期虽然肾脏储备能力丧失,但肾脏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能力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2、尿毒症。尿毒症期是人体残存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0--15毫升/分钟,是慢性肾衰竭的晚期。上述肾功能衰竭的症状更加明显,体内多系统受损而出现相应症状,尤其以胃肠道、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更加明显。血肌酐、尿素氮显着升高,水电解质严重失调,明显代谢性酸中毒,低钠血症和高钾血症,血钙明显下降,血磷升高,容易危及病人生命。

3、氮质血症。此期肾小球滤过率25毫升/分钟,有氮质血症即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肾脏浓缩功能有轻度损害,病人可有轻度临床症状,如多尿、夜尿增多、轻度贫血等,容易被忽视。此期如机体遇到血容量不足、感染、肾毒性药物等额外负荷,肾功能可迅速恶化,出现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慢性肾衰竭的防治方法

1、慢性肾衰竭的预防方法

1.1、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或可能累及肾脏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积极治疗,防止慢性肾衰的发生。

1.2、避免或消除某些危险因素应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严重感染、脱水、尿路梗阻(如结石、前列腺肥大症)、创伤等因素,往往可使原有肾脏疾病加重,肾功能恶化,促使肾功能衰竭发生。实际上,经常性的、高质量的随诊,可减少或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发生,或及早发现并加以纠正。

1.3、合理的饮食方案低蛋白、低磷和低脂饮食,对慢性肾脏疾病的肾功能保护作用已被得到实验室及临床的证实。目前强调为了预防慢性肾衰的发生,血肌醉在159.1微摩尔/升时就应该限制蛋白摄入量。

1.4、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仅能控制全身高血压,而且能纠正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状态,有延缓肾衰竭发生的作用。

2、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方法

2.1、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饮食调养、营养治疗、机体内环境稳定的维持及对症治疗等。其中低蛋白饮食及饮食调养,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应根据情况调节应用。中药大黄及其制剂,具有改善健康肾组织的高代谢状态、减轻残余肾单位肥大、抑制系膜细胞增值等作用,故应用后能够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

2.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的使用,能降低血压、减轻肾小球硬化、降低蛋白尿等;长期使用硫酸氢钠,可纠正酸中毒、减少氨的形成、改善蛋白质及尿酸代谢等;应用磷结合剂及低磷饮食等,均有利于减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进程。

2.3、替代疗法

替代疗法,包括胃肠透析、直结肠透析、腹膜透析、皮肤透析等。根据病情及适应指征选用。

2.4、肾移植治疗

肾移植治疗,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终末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要根据适应症应用。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6524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