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3)

besoo2020-01-13  165

导读: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述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症状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病机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防治方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1、再出血是SAH的急性严重并发症,病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3)

文章目录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述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症状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病机
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
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防治方案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

1、再出血

是SAH的急性严重并发症,病死率约为50%左右。临床表现为:在病情稳定或好转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加深、抽搐、原有症状及体征加重或重新出现等。

2、脑血管痉挛

是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大约20-30%的SAH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引起迟发性缺血性损伤,可继发脑梗死。

3、脑积水

约15-20%的SAH患者会发生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急性脑积水于发病后1周内发生,由于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形成血凝块阻碍脑脊液循环通路所致,属畸形阻塞性脑积水;轻者表现为嗜睡、精神运动迟缓和记忆损害,肿着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大部分可随出血被吸收而好转。迟发性脑积水发生于SAH后2~3周,为交通性脑积水。表现为进行性精神智力障碍、步态异常及尿便障碍。脑脊液压力正常,故也称正常颅压脑积水,头CT或MRI显示脑室扩大。

4、其他

5%~10%患者可发生抽搐,其中2/3发生于1个月内,其余发生于1年内。5%~30%患者可发生低钠血症和血容量减少的脑耗盐综合征,或者发生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所致的稀释性低钠血症和水潴留,上述两种低钠血症需要在临床上进行鉴别;还可出现脑心综合征和急性肺功能障碍,与儿茶酚胺水平波动和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防治方案

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方法

中青年人要提高防病意识,养成戒烟忌酒、均衡膳食、规律起居、大便通畅等良好生活习惯,平时要劳逸结合、适量运动,保持平和心态,并积极治疗高血压等原有疾病。对疑似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条件者可首选颅脑CT检查,CT扫描不能确诊者可行腰椎穿刺及脑脊液检查。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时,患者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并及早到正规医院就医。

2、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

一般处理及对症处理: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变化,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呼吸、循环稳定。安静卧床,避免激动及用力,保持大便通畅,可对症应用镇静镇咳及抗癫痫类药物。

降低颅内压:适当限制液体入量,防治低钠血症。临床常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也可酌情选用白蛋白。当伴有较大的脑内血肿时,可手术清除血肿以降低颅内压抢救生命。

防治再出血:安静休息,绝对卧床4-6周;控制血压,患者可能因为剧痛导致血压升高,注意去除疼痛等诱因。应用抗纤溶药物,以防动脉瘤周围血块溶解引起再出血,常用药物有氨基己酸、氨甲苯酸等;外科手术消除动脉瘤是防止动脉瘤性SAH再出血最好的办法。

防治脑血管痉挛:维持血容量和血压,必要时予胶体液扩容、多巴胺静滴,3H疗法(高血容量、升高血压、血液稀释)在国外较多用于治疗SAH后脑血管痉挛。早期使用尼莫地平等钙离子拮抗剂。早期手术去除动脉瘤、移除血凝块。

防治脑积水:予乙酰唑胺抑制脑脊液分泌,或应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药。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行脑脊液分流术:脑室-心房或脑室-腹腔分流术,以免加重脑损害。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6346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