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

besoo2020-01-13  157

导读:一、冻疮的概述二、冻疮的典型症状三、冻疮的病因病机四、冻疮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冻疮的并发症六、冻疮的防治方案冻疮的概述1、定义冻疮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

冻疮

文章目录

一、冻疮的概述
二、冻疮的典型症状
三、冻疮的病因病机
四、冻疮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五、冻疮的并发症
六、冻疮的防治方案

冻疮的概述

1、定义

冻疮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肤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

2、别称

无。

3、发病部位

皮肤。

4、传染性

无传染性。

5、高发人群

所有人群。

6、科室

皮肤科。

冻疮的典型症状

1、冻疮的典型症状

冻疮常在冬季不知不觉中发生,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处,局部发红,发紫,肿胀,痒痛,有时起水泡,糜烂,破溃,结痴。如无感染,天暖后自愈。但来年冬季容易复发。典型皮损为局限性指盖、蚕豆大小、暗紫红色隆起水肿性斑块或硬结,境界不清,边缘鲜红色,中央青紫色,表面紧张光亮、触之冰凉、压之褪色、去压后恢复较慢。

冻疮重者肿胀加剧,表面可形成水疱,内含淡黄色或血性浆液、疱破后可形成糜烂或溃疡。多对称发生于四肢远端以手指、手背、足缘、足跟、面颊、耳廓等处多见,亦可单侧发生。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女性,以肢端血运不良及手足多汗者多见。自觉有痒感、烧灼感、肿胀感。痒感受热后加剧,有糜烂或溃疡者自觉疼痛。每年冬季发病,天暖后自愈,病程迁延。

常见损害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边缘呈鲜红色,表面紧张有光泽,质柔软。局部按压可褪色,去压后红色逐渐恢复。严重者可发生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存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痒感明显,遇热后加剧,溃烂后疼痛。

2、冻疮的分类

2.1、一度红斑性冻疮

红斑性冻疮是冻疮中最轻的,皮肤的损伤只在表皮层,冻伤后皮肤会出现红肿,有局部肿块,伴随着瘙痒和疼痛感。这类冻疮一般痊愈的也比较快,在发现以后及时的进行保暖和治疗,也不会变得更严重。

2.2、二度水疱性冻疮

这个类型的冻疮已经冻伤到了真皮层,刚刚冻伤的时候皮肤会出现红肿,慢慢的还会出现水疱和血疱,而且大小不一,局部皮肤的感觉会比较迟钝,还伴随有剧烈的疼痛感,也有可能已经麻木没有感觉了。

2.3、三度坏死性冻疮

冻疮到了这个级别,已经算是最严重的情况了,因为各个皮肤层都已经受到了冻伤,更严重的人甚至已经损伤到了皮下,肌肉或者整个肢体已经坏死。一般在冻伤后的三到七天左右,皮肤上会出现水疱,这时肢体的活动已经受到了限制,冻伤的部位会呈现出黑紫色,周围会出现水中,有很明显的疼痛感。七天以后就会出现干性坏疽,冻伤部位的知觉和正常功能已经完全消失了。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6112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