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

besoo2020-01-13  40

导读:一、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

文章目录

一、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基本信息
1. 定义
2. 专科分类
3. 检查分类
4. 适用性别
5. 是否空腹
二、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 正常值
2. 临床意义
三、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 检查过程
2. 注意事项
四、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 相关疾病
2. 相关症状
五、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 不适宜人群
2. 不良反应

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基本信息

1、定义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属密螺旋体属,是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是人类的主要性病之一。梅毒患者血清中有两类抗体;一类是反应素,是IgA与IgM型混合抗体,能与哺乳动物心肌提取的心类脂抗原发生非特异反应,对机体无保护作用,但可供血清学诊断筛选试验用。另一类是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在厌氧条件下和有补体存在时,能抑制活的梅毒螺旋体运动,并能将其杀死或溶解,可以用来对梅毒进行确证实验。梅毒螺旋体培养非常困难,故主要用血清学诊断方法进行诊断。

本法是标记抗原(Ag·)和非标记抗原(Ag)对特异性抗体(Ab)的竞争抑制反应,其反应为Ag·+Ag+Ab(Ag·Ab)+(AgAb)。当Ag·和Ab的量保持恒定,Ag与Ag·之和大于Ab上的有效结合点的数目,在该条件下,Ag与Ag·间存在着函数关系,亦即随着Ag浓度增加,Ag-Ab生成量多,而Ag·-Ab的数量则减少,游离的Ag·就增多。因为Ag·对Ab的结合,可因Ag竞争结合而遭抑制。反之,当Ag量少时,Ag-Ab生成量就少,Ag·-Ab量增多,而游离的Ag·减少。将结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B)与游离抗原(F)分离,分别测定B和F的放射活性,计算出B/F或B/B+F值,可制出B/F或B/B+p对Ag量的关系曲线图。测定时,需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Ag和一定量Ag·及相应抗体Ab混合,然后测出各标准浓度Ag参加下的Ag·-Ab放射结合率(B/B+F)或(B/F),绘出竞争抑制标准曲线(图2)。试验时,在同样条件下,根据被测Ag的放射性结合率,从标准曲线上查知相应Ag含量。

2、专科分类

3、检查分类

脑脊液检查

4、适用性别

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

空腹

脑脊液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

阴性。

2、临床意义

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的致病原,一经感染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48h后,血液中即可产生特异性抗体。但也可产生非特异性抗心拟脂反应素,反应素的性质与抗体相似。这种抗体最初为IgM,继之出现的为IgG及IgA,有些病人还可检出IgE类抗体。此类抗体除IgM,既使经过足量抗梅毒治疗,仍能持续存在甚至终身保留。因此不适用于观察疗效、复发及再感染。但经治疗后IgM比抗心凝脂抗体消失快,因此它的存在是活动性梅毒的一个指征。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5506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