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

besoo2020-01-13  31

导读:一、羚羊角的概述二、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三、羚羊角的分类四、羚羊角的药方选录五、羚羊角的服用方法六、羚羊角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羚羊角的概述1、羚羊角的概述羚羊角,中药名。本品为雄性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赛加羚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羚羊角

文章目录

一、羚羊角的概述
二、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三、羚羊角的分类
四、羚羊角的药方选录
五、羚羊角的服用方法
六、羚羊角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

羚羊角的概述

1、羚羊角的概述

羚羊角,中药名。本品为雄性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赛加羚羊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极危(CR),严禁狩猎。分布于新疆西北部的边境地区。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热痉厥,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2、羚羊角的别名

高鼻羚羊角、灵羊角、九尾羊角、羚羊尖、羚角、羚羊、羚羊粉。

3、羚羊角的性状形态

本品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质坚硬。气微,味淡。

4、羚羊角的性味归经

性味咸,性寒。归肝、心经。

5、羚羊角的来源

本品来源于雄性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

6、羚羊角的产地分布

主要栖息于荒漠及半荒漠的开阔地区,性喜干旱。分布于新疆西北部的边境地区。

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1、羚羊角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

含磷酸钙、角蛋白及不溶性无机盐等,其中角蛋白含量最多。羚羊角的角蛋白含硫只有1.2%,是角蛋白中含硫最少者之一。

2、羚羊角的功效作用

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热痉厥,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3、羚羊角的毒副作用

毒性很小。脾虚慢惊患者禁服。

羚羊角的分类

斑羚羊角、藏羚羊角、普氏原羚羊角、藏原羚羊角、高鼻羚羊角、扭角羚羊角、鹅喉羚羊角。

羚羊角的药方选录

1、《本经》: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安心气。

2、《别录》: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邪气惊梦,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

3、《药性论》:能治一切热毒风攻注,中恶毒风卒死,昏乱不识人;散产后血冲心烦闷,烧末酒服之;主小儿惊痫,治山瘴,能散恶血。

4、孟诜:主中风筋挛,附骨疼痛,生摩和水涂肿上及恶疮;又卒热闷,屑作末,研和少蜜服;亦治热毒痢及血痢。

5、《食疗本草》:伤寒热毒下血,末服之。

6、《本草拾遗》:主溪毒及惊悸,烦闷,卧不安,心胸间恶气毒,瘰疬。

7、《纲目》:平肝舒筋,定风安魂,散血下气,辟恶解毒,治子痫痉疾。

羚羊角的服用方法

1~3g,宜单煎2小时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羚羊角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

用干燥纸包好后置木盒内密封、干燥保存。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5441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