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葡萄糖

besoo2020-01-13  41

导读:一、浆膜腔积液葡萄糖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浆膜腔积液葡萄糖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浆膜腔积液葡萄糖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

浆膜腔积液葡萄糖

文章目录

一、浆膜腔积液葡萄糖的基本信息
1. 定义
2. 专科分类
3. 检查分类
4. 适用性别
5. 是否空腹
二、浆膜腔积液葡萄糖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 正常值
2. 临床意义
三、浆膜腔积液葡萄糖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 检查过程
2. 注意事项
四、浆膜腔积液葡萄糖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 相关疾病
2. 相关症状
五、浆膜腔积液葡萄糖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 不适宜人群
2. 不良反应

浆膜腔积液葡萄糖的基本信息

1、定义

浆膜腔积液葡萄糖定量指检测积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以区别漏出液和渗出液。

2、专科分类

呼吸

3、检查分类

胸腹水检查

4、适用性别

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

空腹

浆膜腔积液葡萄糖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

在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仅有少量液体,起滑润作用,葡萄糖含量(3.6~5.5mmol/L),与血糖相近。

2、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正常浆膜腔液,葡萄糖含量(3.6~5.5mmol/L),与血糖相近。漏出液葡萄糖含量较血糖稍减低,但渗出液葡萄糖较血糖明显减低(<3.33 mmol/L)。

渗出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减低是由于细菌和炎性细胞对葡萄糖的酵解作用增强、肿瘤细胞利用葡萄糖增多和葡萄糖从血浆转移到浆膜腔减低等所致。主要见于化脓性积液,其次结核性积液。胸腔积液葡萄糖含量低于3.33 mmol/L,或胸腔积液与血清葡萄糖比值小于0.5,多见于类风湿性积液、恶性积液、非化脓性感染性积液、食管破裂性积液等。

需要检测的人群: 肝硬化、心功能不全、乏力、午后低热、消瘦、盗汗、皮肤、关节、内脏损害等。

浆膜腔积液葡萄糖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

葡萄糖定量:正常浆膜腔液,葡萄糖含量(3.6-5.5mmol/L)与血糖相近,漏出液葡萄糖含量较血糖稍减低,但渗出液葡萄糖较血糖明显减低(<3.33 mmol/L=。渗出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减低是由于细菌和炎性细胞对葡萄糖的酵解作用增强、肿瘤细胞利用葡萄糖增多和葡萄糖从血浆转移到浆膜腔减低等所致。主要见于化脓性积液,其次结核性积液。胸腔积液葡萄糖含量低于3.33 mmol/L,或胸腔积液与血清葡萄糖比值小于0.5,多见于类风湿性积液、恶性积液、非化脓性感染性积液、食管破裂性积液等。恶性积液葡萄糖含量减低,提示肿瘤有广泛转移、浸润、预后不良。

2、注意事项

检查前:消除紧张情绪。

检查时:配合医生抽取浆膜腔积液。

浆膜腔积液葡萄糖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

脂肪营养不良,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老年人恶性心包积液,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子宫内膜结核,非结核性分枝杆菌关节炎,小儿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综合征,小儿黄疸肝脏色素沉着综合征,小儿结核性心包炎,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

2、相关症状

椎体结核,回盲部结核,鼻部结核,淋巴结结核,膀胱结核,结核中毒,结核杆菌血行播散,肠外结核,无活动性结核病灶,粟粒性结核

浆膜腔积液葡萄糖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

需要检测的人群有肝硬化、心功能不全、乏力、午后低热、消瘦、盗汗、皮肤、关节、内脏损害等者。无检查适应症者不宜进行检测。

2、不良反应

感染:穿刺时注意无菌操作,穿刺后注意局部清洁,防止水液污染,避免发生感染。

出血:穿刺针损伤到局部血管或组织造成局部出血,应尽量避免穿刺过深。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5189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