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

besoo2020-01-13  236

导读:一、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二、发生鞘膜积液怎么办三、医生为什么建议小儿鞘膜积液做手术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1、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方一配方:五倍子、枯矾各10--15克。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清水300-400毫升煎熬,去渣取液,倒入碗…

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

文章目录

一、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
二、发生鞘膜积液怎么办
三、医生为什么建议小儿鞘膜积液做手术

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

1、中医治疗鞘膜积液偏方

方一

配方:五倍子、枯矾各10--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清水300-400毫升煎熬,去渣取液,倒入碗内,待微温时,把阴囊全部浸泡在药液中,每次浸泡20-30分钟。每日1剂,浸泡2-3次。下次用时将药液加温,用药前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部。

功效:收敛消肿。适用于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等。

方二

配方:金银花、蝉蜕各30克,紫苏叶1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煎2次,去渣,两汁混合倒入碗内,待温先浸后洗阴囊,每次浸泡30分钟。每日1剂,浸洗2-3次。

功效:祛风、清热、消肿。适用于小儿鞘膜积液。

方三

配方:肉桂6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5克。

用法:先将上药捣碎,加清水约700毫升煎煮沸30分钟,将药液倒入碗内,待温与皮肤温度相近时,把阴囊全部放入药液内浸洗30分钟。每日浸洗2次,2日1剂,连用8剂。

功效:温经、收湿、消肿。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

2、鞘膜积液的临床表现

鞘膜积液的临床表现以一侧多见,阴囊内有囊性肿块,呈慢性无痛性逐渐增大。少量积液可无症状;当积液量逐渐增多,患侧阴囊可有下坠感、牵拉感或胀痛。若积液巨大,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性生活和行走。

3、鞘膜积液是怎么引起的

鞘膜积液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病因不清,病程缓慢,可能与创伤和炎症有关。继发者则有原发疾病,如急性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创伤、疝修补、阴囊手术后或继发于高热、心衰、腹腔积液等全身症状时,表现为急性鞘膜积液。慢性鞘膜积液见于睾丸附睾炎症、梅毒、结核及肿瘤等。在热带和我国的南方,通常因丝虫病或血吸虫病引起的鞘膜积液。婴儿型鞘膜积液与其淋巴系统发育较迟有关,当鞘膜的淋巴系统发育完善落后,积液可自行吸收。

发生鞘膜积液怎么办

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及为何种类型的鞘膜积液来定。

因婴儿及新生儿鞘膜积液有自行吸收的可能,除外合并严重感染或伴有其他病变者,可暂不处理,观察到1岁以后(12~18个月)再说。

原发性鞘膜积液病程短,积液量少,囊内张力低,无明显症状,无睾丸萎缩及男性不育者也不需治疗。

继发性鞘膜积液,宜同时处理原发病,如继发于睾丸、附睾炎症,宜控制炎症后再处理积液。比如局部可用热敷、理疗等促进吸收,不能吸收者再作后期处理。

穿刺抽液,用于青年人、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症者,但穿刺抽液多会复发,故需要反复抽吸。

医生为什么建议小儿鞘膜积液做手术

“鞘膜积液”分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两种。家长偶然会发现一侧,或双侧阴囊肿胀。

交通性的鞘膜积液和腹腔相通。孩子在玩耍后或晚上较为明显,而在休息一晚之后,会显得正常一些。这是由于鞘状突未关闭,阴囊和腹腔间有个相同的小管道,孩子躺平时,一些积液回流到腹腔内。有些孩子,积液越来越多,有些不舒服,偶尔会有一点胀痛的感觉。在个别的情况下,积液有可能发炎。

假设鞘状突的腹腔开口大门关闭,完全不留缝隙。而大门关闭前就困在鞘膜内的积液无法自由进出,就形成了非交通性鞘膜积液。在临床表现上就不会忽小忽大。

小儿鞘膜积液医生一般都会建议手术治疗,交通性的是必须进行手术治疗。鞘膜积液对患儿的影响在于鞘膜积液对精索血管和睾丸的压迫,这样时间长了会影响睾丸的生长。一般一岁多不能自行消失,就消失不了了,就像我家儿子一样,最后还会选择做手术。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514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