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病

besoo2020-01-13  115

导读:一、炭疽病的概述二、炭疽病的典型症状三、炭疽病的病因病机四、炭疽病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炭疽病的并发症六、炭疽病的防治方案炭疽病的概述1、定义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

炭疽病

文章目录

一、炭疽病的概述
二、炭疽病的典型症状
三、炭疽病的病因病机
四、炭疽病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五、炭疽病的并发症
六、炭疽病的防治方案

炭疽病的概述

1、定义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偶可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自然条件下,食草兽最易感,人类中等敏感,主要发生于与动物及畜产品加工接触较多及误食病畜肉的人员。

2、别称

3、发病部位

全身

4、传染性

有传染性

5、高发人群

所有人群

6、科室

感染科

炭疽病的典型症状

1、炭疽病的典型症状

潜伏期一般3~5天,短的数小时,长的可达10余天,随感染途径而异。

2、炭疽病的分类

皮肤炭疽:

最为多见,可占总病例98%以上。病变多见于头、面、颈、上肢、下肢等暴露部位。初为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或斑疹,数小时后顶部变为棕黑色血泡,周围水肿;第3日至第4日皮疹中心出现出血性坏死,周围有成群水泡;第5日至第7日坏死区形成溃疡,血性分泌物结成黑色痂,其下有肉芽组织—“炭疽痈(anthrax carbuncle)”形成,因局部神经麻木,故无疼痛与压痛。水肿于1~2周消退,黑痂随之脱落,留下肉芽创面,再经1~2周愈合成瘢痕。

少数发生在眼睑、颈部、火腿等组织松弛部的病灶,局部可无黑痂,但出现大片水肿,透明而坚韧,扩展迅速,可大片坏死,故称为“恶性水肿(malignant edema)”;全身毒血症明显,病情危重,可产生败血症,并继发肺炎及脑膜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皮肤症状出现后1~2天,可出现中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并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管炎、脾大。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明显升高,核左移。

肺炭疽:

大多因直接吸入炭疽芽胞引起,偶可继发于皮肤炭疽。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发病时仅感疲乏、肌痛、干咳、中等度发热;2~4天后出现明显肺部感染症状,有高热、寒战、呼吸困难、咳嗽、血性黏痰、胸痛、发绀、肺部出现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纵隔增宽、胸水、肺内炎症表现。病情重笃,常因并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脑膜炎而迅速死亡。

肠炭疽:

本型炭疽少见,主要由于食用未煮熟的病畜肉或其制成品而得病。急性发病,发热,肿胀,剧烈疼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含血丝。在危重病人,常因突然不适,接着发生休克,虚脱,数小时内死亡。

败血症型炭疽:

多继发于肺炭疽和严重的肠炭疽,患者有高热、头痛、出血、呕吐,易并发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而导致死亡。

脑膜炎型炭疽:

以上各型重症患者,尤其是败血症型炭疽,皆可进展为本型炭疽。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抽搐、谵妄、昏迷,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多呈血性,病情凶险,患者可于起病后2~4天内死亡。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5130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