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胆红素

besoo2020-01-13  39

导读:一、结合胆红素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结合胆红素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结合胆红素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结合胆红素的相关疾…

结合胆红素

文章目录

一、结合胆红素的基本信息
1. 定义
2. 专科分类
3. 检查分类
4. 适用性别
5. 是否空腹
二、结合胆红素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 正常值
2. 临床意义
三、结合胆红素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 检查过程
2. 注意事项
四、结合胆红素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 相关疾病
2. 相关症状
五、结合胆红素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 不适宜人群
2. 不良反应

结合胆红素的基本信息

1、定义

直接胆红素(DBil)又称结合胆红素,是由间接胆红素进入肝后受肝内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的。直接胆红素溶于水,与偶氮试剂呈直接反应,能通过肾随尿排出体外。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肝细胞对血液中间接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三个过程。血清直接胆红素的升高,说明经肝细胞处理后胆红素从胆道的排泄发生障碍。直接胆红素的测定有助于黄疸类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专科分类

消化

3、检查分类

肝功能检查

4、适用性别

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

空腹

结合胆红素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

血清直接胆红素的正常参考值:1.70~8.55μmol/L(0.1~0.5mg/dl)。

2、临床意义

直接胆红素增高: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胆管癌等。

黄疸类型的鉴别诊断如下:

溶血性黄疸:红细胞遭到破坏后,大量的血红蛋白进入单核-巨噬细胞,被转变成间接胆红素。由于间接胆红素过量,肝细胞不能将间接胆红素全部转变为直接胆红素,致血清中的间接胆红素增高。

肝细胞性黄疸:肝脏发生病变,导致肝细胞转变间接胆红素的能力下降,所以血清中间接胆红素增高。又因为毛细胆管堵塞,使得直接胆红素从胆道的排泄受到阻碍,血清中直接胆红素也会增高。

阻塞性黄疸:由于肝内或肝外发生阻塞,导致直接胆红素从胆道的排泄受到阻碍,只能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血清中直接胆红素增高。

结合胆红素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

抽取空腹静脉血2ml置于干燥试管送检,避免标本溶血。

检测操作:充分混匀试剂后,波长600nm,对照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或用蒸馏水调零,读取测定管及对照管吸光度,用测定管吸光度与对照管吸光度之差(AU-AC),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胆红素浓度。

2、注意事项

样本要求:宜用血清标本,避免样品光照和溶血,溶血对测定有干扰。

生理性波动:日间变异40%。标本储存直接受到光线照射引起降低。

药物影响:引起肝损害或溶血的药物。

结合胆红素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

婴儿青铜综合征,胆汁性肝硬化,胆石症,小儿肝衰竭,小儿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综合征,小儿黄疸肝脏色素沉着综合征,甲型病毒性肝炎,成人斯蒂尔病

2、相关症状

舌绛苔黄燥黑,色素性胆结石,胰酶分泌或排出量降低,进行性肝缩小,巩膜黄染,胆红素升高

结合胆红素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

一般无禁忌人群。

2、不良反应

感染:采集血液时注意无菌操作,采血处避免水液等污染,以免局部感染。

出血:采血后给予充分按压时间,尤其有凝血障碍,出血倾向者,避免局部皮下渗血,淤青肿胀。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5091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