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产

besoo2020-01-13  103

导读:一、急产的概述二、急产的主症三、急产的急救措施四、急产的急救注意事项五、急产的护理知识六、如何预防急产急产的概述从有产痛到完成分娩,只要少于3小时就称为“急产”。医学上对急产的界定则为:初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的速度大于5厘米;经产…

急产

文章目录

一、急产的概述
二、急产的主症
三、急产的急救措施
四、急产的急救注意事项
五、急产的护理知识
六、如何预防急产

急产的概述

从有产痛到完成分娩,只要少于3小时就称为“急产”。医学上对急产的界定则为:初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的速度大于5厘米;经产妇,每小时子宫颈扩张速度大于10厘米。

急产的主症

孕28周以上的孕妇,突然感到腰腹坠痛,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有排便感(甚至有孕妇如厕用力排便,而将胎儿娩出的);短时间内就出现有规律的下腹疼痛,间隔时间极短;破水、出血、出现排便感;甚至阴道口可看见胎头露出。

急产的急救措施

假如来不及上医院就发现孩子已经快生出来了,为了避免孩子生在路上,最好直接留在家里分娩。

拨打120电话,请120急救中心派最近的医生到家里协助分娩。然后把家里的门打开,方便医生的到来。

产妇不要急于用力,先躺在床上,在臀下垫上毯子,避免胎儿太快出生,头撞到地。

产妇大口喘气,不要屏气用力。打开手掌轻轻压住阴道与肛门间,帮助胎头娩出。

当胎头娩出后轻轻下压胎头,帮助前肩娩出,再轻轻上抬胎头,帮助后肩娩出。

因为有羊水和胎脂的关系,胎儿会很滑,应小心用干净毛巾包裹并擦拭。胎儿容易失温,要注意保暖。

胎儿产出后,不要急着剪脐带,可以等医生过来处理。如需自行剪掉,要先将脐带用橡皮筋或绳子在中间绑紧,留出至少距离胎儿腹部5厘米以上。

通常在胎儿娩出后15分钟内,胎盘会伴随一阵子宫收缩娩出。假如没有,不用急着拉出来,等到医院车上急产的处理方法再处理。

处理完毕之后,母子两人还是应该上医院报到。胎儿需要做身体检查,而产妇也要进行后期卫生处理,以防感染的有利因素。

当急产发生在家中,或路上,这些急救的要点在医护人员赶来之前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准爸爸和家里人应该有所了解的。

急产的急救注意事项

叮嘱产妇不要用力屏气,要张口呼吸。

因地制宜准备接生用具。干净的布、用打火机烧过消毒的剪刀、酒精(如没有可用白酒)等等。

婴儿头部露出时,用双手托住头部,注意千万不能硬拉或扭动。当婴儿肩部露出时,用两手托着头和身体,慢慢地向外提出。等待胎盘自然娩出。

将婴儿包裹好以保暖。用干净柔软的布擦净婴儿口鼻内的羊水。不要剪断脐带,并将胎盘放在高于婴儿或与婴儿高度相同的地方。

尽快将产妇和婴儿送往医院。

对于没有在医院分娩的急产产妇和婴儿,送往医院后,医院将要对其进行的必要医护措施有:

接受医护人员的常规检查。包括:产道是否有裂伤、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排出。必要时进行相应的补救手术。

产妇及新生儿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新生儿注射维生素K,预防颅内出血。

在医院住院观察一段时间,进行常规的新生儿预防接踵及新生儿足跟血筛查。

急产的护理知识

观察胎儿脐带是否断裂,如已断裂,应立即扎紧胎儿端并进行消毒,合适包扎,以防婴儿失血。

检查新生儿是否有颅内出血等症状们,身上是否有明显伤痕;同时,检查新妈咪的产道是否有裂伤、是否出现流血现象。

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如果有缺损,应该请专业医生协助及时处理。必要时,产妇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和抗生素,避免感染。

急产危害大,准妈妈要注意避免哦。

如何预防急产

首先,应与医生合作,定期做孕期检查,在预产期前 1-2周 不宜外出,不从事重体力劳动,保持乐观情绪,切忌焦躁和忧虑。

另外,要学会识别临产前的先兆信号:宫缩规律,逐渐加强;阴道 流出少量血性液体,俗称"见红";胎膜破裂,羊水外流,也称"破 水",一旦眼前亮起这些"红灯",应及时到医院待产。

产妇如曾有急产史,尤其是胎先露部已经很低的临产妇,应 该早日住院待产,临产后避免灌肠。产妇感到宫缩很紧时应立 即告诉医护人员,尽早上产床待产。分娩时如宫缩过强、过频, 可用适量镇静镇痛的药物,以恢复协调性子宫收缩,必要时还可以应用子宫收缩抑制剂。产后应仔细检查产道,有损伤立即缝合。如果接生时来不及妥善消毒,应在 分娩后立即给予母儿抗生素治疗。新生儿坠地者,必须给予维生素K1 与维生素C ,防止颅内出血。有泥土接触者,应给母儿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各1500单位,以预防感染。

最后须提醒,产妇在接近预产期时,要注意并感受身体的细微变化,相信自己的直觉,当感觉得不对劲的时候,就是进产房的最佳时机,让医护人员与你一起从容地迎接小生命的诞生。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5023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