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2)

besoo2020-01-13  129

导读:一、口吃的概述二、口吃的典型症状三、口吃的病因病机四、口吃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口吃的并发症六、口吃的防治方案口吃的病因病机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以下原因有关。1、遗传因素:口吃患者家族发病率可达36%~55%,故有人认为与…

口吃(2)

文章目录

一、口吃的概述
二、口吃的典型症状
三、口吃的病因病机
四、口吃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五、口吃的并发症
六、口吃的防治方案

口吃的病因病机

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和以下原因有关。

1、遗传因素:口吃患者家族发病率可达36%~55%,故有人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能为单基因遗传。有人发现的孩子口吃是有家族遗传史,主要外因是学习语言的环境不佳,如父母口吃,或父母口语快、含混,儿童不易模仿等。也有人发现口吃患者及亲属中左利手多见,认为口吃与大脑优势侧有关。

2、精神因素:儿童口吃往往发生在急性或迁延性精神创伤之后,因而不少学说认为精神因素可能为口吃的重要发病原因。有的儿童因为受到家长、老师或周围一些人的严厉惩罚或训斥,使精神突然受到严重打击,由于这种恐惧的情绪或惊吓引起了口吃。。精神紧张、焦虑等也会导致口吃现象。

3、躯体因素:先天的发育不良也引起口吃。较多儿童围产期或婴幼儿期曾受到有害因素作用,如胎儿期母体患妊娠毒血症、出血或躯体性疾病,或发育过程中患某些传染病使神经系统功能弱化,言语功能受累而致口吃。

4、外界因素:强行纠正左撇子也会造成口吃。

5、方言性口吃 儿童学语期间改变方言,或兼学两种以上不同方言,可致口吃。

6、思维过速性口吃 因思路宽阔迅速,致使口齿追随不及,造成口吃。临床亦较常见。

7、其它因素:有的学龄前儿童罹患口吃是因模仿所致。有资料则根据脑电图、发音肌肌电图和氟哌啶醇临床疗效。推断口吃可能与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复合体活动增强、发音肌功能不协调、和基底节存在生化障碍等因素有关,但尚待临床进一步论证。

总之,口吃可能是生理与心理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口吃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鉴别由听力障碍或精神疾病导致的言语功能障碍。在进行检查之前,检查者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必须在注意力、定向力以及判断力等相当正常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可靠的结果。其次要明确患者的视力和听力是否正常。在进行运动系统检查时,特别注意是否有偏瘫或运用不能等症状。环境要安静,时间要宽裕。

口吃的并发症

口吃患儿有以下并发症:常有神经质症状,如情绪不稳定、性情急躁、好激动、易兴奋、胆小、敏感、睡眠障碍。患儿还常遗尿,食欲减低,并易有恐惧等情绪反应出现心跳猛烈、口渴、出汗和神经质发抖等反应。

口吃的防治方案

1、口吃的预防方法

儿童日常的生活要有规律,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吃饭,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有节奏的唱歌、朗诵对儿童语言训练有一定的帮助。

2、口吃的治疗方法

口吃的矫正,虽然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也诞生了许多有一定效果的矫正方法,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发音法、呼吸法、森田疗法、突破法、药物治疗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4987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