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

besoo2020-01-13  89

导读:一、旋覆花的概述二、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三、旋覆花的药方选录四、旋覆花的服用方法五、旋覆花的保存方法旋覆花的概述1、旋覆花的概述旋覆花,中药名。夏、秋二季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的功效。用于风寒咳…

旋覆花

文章目录

一、旋覆花的概述
二、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
三、旋覆花的药方选录
四、旋覆花的服用方法
五、旋覆花的保存方法

旋覆花的概述

1、旋覆花的概述

旋覆花,中药名。夏、秋二季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的功效。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2、旋覆花的别名

旋覆华、金钱花、夏菊、六月菊、金盏花。

3、旋覆花的性状形态

花序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厘米,多松散。总苞半球形,直径1.3~1.5厘米,总苞片5层,最外层苞片常叶质而长,或上部叶质下部革质,内层苞片干膜质,较窄。舌状花1轮。雌性,花冠黄色,长0.9~1.4厘米,宽0.8~1毫米,舌片带状,开展,顶端有3齿。花柱细长,顶端2裂,分枝稍扁,子房圆柱形,中部膨大,长0.8~1毫米,具10条纵棱,棱部被毛。冠毛1轮,22~30条,白色粗糙,长4~5毫米。管状花两性,黄色,密集于中央,花冠长4~5毫米,顶端具5个尖裂片。雄蕊5枚,扁平带状,花药聚合成筒状,基部延伸成长尾,花丝下部贴生于花冠上部游离。气微,味苦、辛、咸。

4、旋覆花的性味归经

性微温,味苦、辛、咸。归肺经、胃经。

5、旋覆花的来源

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的头状花序。

6、旋覆花的产地分布

野生于山谷、河滩、路边等较潮湿处。分布于东北等地。

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

1、旋覆花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

含大花旋覆花素、旋覆花素、槲皮素、胡萝卜苷、去乙酰旋覆花次内酯、旋覆花次内酯、环醚大花旋覆花内酯、氧化大花旋覆花内酯等成分。

2、旋覆花的功效作用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属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分类的温化寒痰药。

3、旋覆花的毒副作用

有小毒。阴虚劳嗽,风热燥咳者禁服。

旋覆花的药方选录

1、治咳嗽气逆:旋覆花9克,半夏6克,前胡6克,苏子9克,生姜9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2、治风痰呕逆,饮食不下,头目昏闷:旋覆花、枇杷叶、川芎、细辛、赤茯苓各3克,前胡4.5克。姜、枣水煎服。(《妇人良方》旋覆花汤)

3、治痰饮在胸膈,呕不止,心下痞硬者:旋覆花、半夏、茯苓、青皮。水煎服。(《产科发蒙》旋覆半夏汤)

4、治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寒热为疟状:生香附9克,旋覆花9克(绢包),苏子霜9克,广陈皮6克、半夏15克,茯苓块9克,薏苡仁15克。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温病条辩》香附旋覆花汤)

5、治风湿痰饮上攻,头目眩胀:旋覆花、天麻、甘菊花各等分,为末,每晚服6克,白汤下。(《本草汇言》引《方脉正宗》)

6、治唾如胶漆稠黏,咽喉不利:旋覆花为末,每服6~9克,水煎,时时呷服。(《卫生易简方》)

7、治小便不行,因痰饮留闭者:旋覆花一握。捣汁。和生白酒服。(《本草汇言》引《方脉正宗》)。

旋覆花的服用方法

内服:煎汤(纱布包煎或滤去毛),3-10g。

旋覆花的保存方法

置干燥处,防潮。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4947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