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心理调试

besoo2021-10-30  229

导读:病例一 :自从得了糖尿病就心里总想着这事,最近几年眼睛又做了手术,心理就总想着眼睛怎么也看不清,病也冶不好,心理想的事太多,想着有一天死了怎么办,看东西看不清,心理难受,低血糖的时候总是念着“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总情况是最近一…

病例一 :自从得了糖尿病就心里总想着这事,最近几年眼睛又做了手术,心理就总想着眼睛怎么也看不清,病也冶不好,心理想的事太多,想着有一天死了怎么办,看东西看不清,心理难受,低血糖的时候总是念着“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总情况是最近一年发生的,糖尿病已经得十多年了,心理压力很大。福州市第四医院临床心理科林涌超

糖尿病与心理调试

专家点评:原发性糖尿病是一组严重影响人们心身健康的常见病。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长期饮食控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等措施。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定期检测血糖,这些治疗及定期检查需要患者的高度配合和自我照料,这些要求消耗了患者的大量精力,使患者自发活动的欲望受到压抑。加上糖尿病病程迁延,患者需长期反复就医,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并发症,工作及交往能力下降,进而产生自卑、低人一等、对治疗失去信心等不良心理。这些无疑都对患者构成了极大的心理应激,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反之,焦虑、抑郁又使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据国内有关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有30%以上伴有焦虑、抑郁、情感不稳和神经衰弱。还有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情绪障碍的发生甚至早于糖尿病的发生。生物及社会心理因素间明显的交互作用,都会增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性,并使病情复杂化。所以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发病、治疗预后及预防的影响。

该病友,由于长期的遭受病痛的折磨及并发症的产生,在最近的一年多出现了较明显的心情低落、悲观、多思、过度关注不适等焦虑、抑郁症状,甚至开始担心死亡的到来。似乎对治疗及未来失去了必要的信心。

心理处方:1、糖尿病患者首先需先要树立必要信心,认识到该病目前和许多疾病一样,虽不能根治,但并非不治之症,如果控制得当,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其实事实正是如此;

2、糖尿病的治疗需长期饮食控制、服药或注射胰岛素,定期检查血糖等措施,患者要克服畏难情绪,把治疗及监测行为培养称为一种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会成为我们生活的负担。当我们自己能按照要求执行时,希望大家可以想想办法奖励自己一下,告诉自己:我做的很棒;当然也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切不可急于求成或责怪自己;

3、不管面对生活还是疾病,都要有“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一种态度。患者要认识到面对疾病逃避不能改变现状,要接受自己患上糖尿病的客观现实,明白自己并不是孤独的,也许还有人的问题比自己的还严重。当患者接受了一个“不完满的自己”后,要采取积极的态度,继续做自己患病前可以胜任的事,包括工作、学习、交际、培养兴趣爱好等,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充实一些;

4、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请专业的临床心理医生给予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如果发现患者已经达到了“焦虑症”或“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则可在专业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剂或抗焦虑药物,配合放松治疗等,可大大改善其情绪状态,提高其生命质量和血糖的控制。

病例二:我今年24岁了!做糖人5年了!这5年我一直压力很大,本来该有的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女朋友离我而去,本来很好的单位也借机把我开除了,我很绝望!这5年我经历的太多太多了!现在心理压力很大,我该怎么办?

专家点评: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患上糖尿病,健康收到了威胁,而且影响到了感情和事业,确实这种打击对于任何人都是巨大的。患友甚至出现了绝望的心情。

心理处方:压力及挫折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压力及挫折面前用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应对,就有不同的结局。努力的去看待事情积极的一面,让自己坚强一些,理性一些,相信当上帝在关上一道门的时候,同时还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正如一首歌所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建议患友还是要坚持科学的治疗,不要放弃,在目前心情极度低落绝望的时候,尽快到心理专科机构接受药物及心理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41213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