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别让胆结石“绊倒”

besoo2020-01-14  271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胆结石的分类和形成机理:胆石病是指胆囊和胆道发生结石,结石按所含的化学成分可分为三类: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提起胆结石,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是如果将它与糖尿病联系在一起,恐怕就会让许多人产生一些疑问。事…

糖尿病人别让胆结石“绊倒”

乐雅养生网导读:胆结石的分类和形成机理:胆石病是指胆囊和胆道发生结石,结石按所含的化学成分可分为三类: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

提起胆结石,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是如果将它与糖尿病联系在一起,恐怕就会让许多人产生一些疑问。事实上,糖尿病和胆石病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将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者相比较,两者的胆石病发病率差异很大。据相关研究显示,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1、5%的患者合并有胆石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的发病率,并且已经有证据表明,糖尿病控制得好坏是胆石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胆石症的原因

首先应了解一下胆结石的分类和形成机理:胆石病是指胆囊和胆道发生结石,结石按所含的化学成分可分为三类: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在我国患者所患的各种结石中,胆固醇结石约占50%,其中又有80%的胆固醇结石在胆囊中。胆结石的产生与胆汁成分比例失调、炎症等因素有关。

其次,糖尿病引起胆结石的病因有:1、脂肪代谢障碍。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能有效地抑制脂肪分解,并且2型糖尿病患者又常常合并有肥胖、血脂紊乱和高胰岛素血症,最终造成肝内合成的胆固醇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胆汁酸与磷脂含量比例失调,胆固醇处于饱和状态,水溶性差,容易形成结石;2、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微血管病变。这些病变可使胆囊收缩功能低下以及充盈功能异常,胆囊排空延迟,胆汁流出不畅,从而容易发生胆汁郁积,造成胆石病。

糖尿病患者合并胆石病后的表现

这类患者的表现取决于结石的大小、部位、有无梗阻及感染等。
其中有半数左右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其他一些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而且不典型,常有右上腹闷胀不适感、消化不良等现象;有些较严重的患者因结石堵塞胆囊管和胆管,可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表现,甚至引起胆囊坏死、穿孔;少数患者可形成胆囊积液。

糖尿病患者胆石病的治疗

1、有效控制血糖。此举是治疗的首要措施;2、控制饮食:严格限制脂肪摄入,禁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忌刺激性强的食物,多饮水;3、降脂药物:对于血脂增高者要积极降低血脂;4、药物:可服用利胆药物,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对胆固醇结石有一定的疗效,也可选择中药。若合并急性胆囊炎时,要使用抗生素、解痉镇痛药;5、体外震波碎石。适用于胆囊内胆固醇结石,(直径不超过3厘米),以及胆囊具有收缩功能者;6、手术:如果结石很小,无不适感,可不手术,但在胆石病基础上频繁发作急性胆囊炎,甚至引起患者发烧、严重腹痛时,则必须手术。近年来开展的腹腔镜手术是一种不用剖腹、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较安全的方法。手术前后应采用胰岛素治疗,加强血糖监测,确保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的预防

1、血糖必须控制在正常或理想范围内,有效地控制血糖是预防胆石症发生的关键因素;2、低脂饮食:有效控制饮食,防止血脂紊乱,是防止胆石形成的具体措施;3、控制体重:减轻肥胖和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胆固醇代谢异常;4、积极纠正血脂异常;5、定期检查: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良者及高龄糖尿病患者应当警惕胆石症的存在,最好每年做一次肝胆B超,以早期发现和治疗胆石病。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39626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