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黄韧带所致病变

besoo2020-01-14  256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本文介绍颈椎黄韧带所致病变。……1. 颈椎黄韧带钙化症 1976年,自日本南光首次报道该病,临床报道日渐增多。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Nakajima认为与雌激素水平减弱,韧带老化有关;另一些作者认为,颈部应力分布异常,反复…

颈椎黄韧带所致病变

乐雅养生网导读:本文介绍颈椎黄韧带所致病变。……

1. 颈椎黄韧带钙化症

1976年,自日本南光首次报道该病,临床报道日渐增多。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Nakajima认为与雌激素水平减弱,韧带老化有关;另一些作者认为,颈部应力分布异常,反复的损伤及修复过程最终将导致黄韧带组织的钙化。该病多见于老年人,绝大多数年龄在60岁以上,并以女性占绝大多数,男女发病人数的比例为1∶5~5.5。本病最多见于C5~6水平,多为2个以上节段,同一节段内又以两侧对称病灶为多见。钙化与椎板不连续,与硬膜不粘连,可见身体其他部位钙化灶。以上肢麻木及感觉异常为最常见症状,常有明显的脊髓后索损害症状,同时还可有颈部局部症状。因常合并颈椎病,椎管狭窄等,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CT扫描可清晰地显示位于椎板腹侧的圆形或椭圆形钙化灶,并向椎管内突入。治疗以后路减压手术为主,部分患者药物治疗亦可取得较好疗效。

2. 颈椎黄韧带骨化症 OLE(黄韧带骨化)在整个脊椎韧带骨化的发生中占4.5 %,其中以胸椎发生为主。目前颈椎黄韧带骨化症报道日渐增多,多见于男性,发生机制不明,多数人认为局部反复损伤和反应性修复的累积是主要病因之一。骨化可单独存在,亦或合并钙化存在[5]。但二者是否为同一病理过程目前存在分歧。骨化多开始在椎板边缘韧带附着处,并沿着黄韧带的腹侧或背侧面逐渐发展,形成棘状型为最常见的骨化病灶。以中下颈椎居多,多伴有脊柱其他部位的韧带骨化。骨化灶与椎板相连续,与硬膜多有粘连。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与颈椎黄韧带钙化症相似。X线侧位片,可见骨化的黄韧带突入椎管;体层摄影则可划出黄韧带骨化特征;脊髓造影提示不全或完全梗阻,且压迫来自后方,CT扫描显示黄韧带骨化增生;MRI可显示位于椎管后缘的黄韧带呈低信号变化之外,还能显示出骨化灶的范围,同时能评估量化是否进展。

3. 颈椎黄韧带叠压症

颈椎黄韧带叠压症中老年多见,发病节段以C5~6、C6~7、C4~5依次递减,以2~3节段者最多。临床表现主要分为脊髓后方和前方受压的临床症状体征。当合并颈椎管狭窄症时,易出现后方受压的症状,体征,轻度时,可有上肢或下肢麻木,乏力、肌力减退,上肢持物和下肢走路不稳,踝髌阵挛阳性,Hoffman征阳性,受累肌群有肌萎缩征、患者常可指出受累肢体,颈胸界线和区域。当颈脊髓前方受压时,由于颈髓受齿状韧带和两侧神经根牵张,很易出现以界线模糊为主的临床表现,如酸胀,劳累、酸痛、累及颈肩、背、臂等不适症状,以及握力减退,感觉障碍,当累及脊髓近灰质部的区域时,开始出现神经节段改变[8,9]。有些患者可有体位诱发症状,如颈后伸即症状加重,屈颈即可缓解的临床特点。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所以诊断需依赖影像学检查。一般认为, 结合MRI和CT能确定黄韧带叠压症范围、大小、部位了解脊髓、神经根受压情况,是诊断该病的最佳影像学手段。治疗以后路手术为主,但不应以影像学表现为手术依据,必须结合临床表现。预后与病程、年龄、压迫程度、症状轻重有关。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38444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