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亡是儿童的头号杀手(2)

besoo2020-01-13  163

导读:有些孩子特别容易受伤,因他们较顽皮,或身体状况、智力有问题。但要根据儿童的个别情况而作出预防。另外,年龄的问题亦很重要,儿童由出生至成长,他们是在不断地发展。他们的年龄和发展因素会随着动作技巧、情绪、或对别人表达他的需要、他的理解或表达能力…

意外伤亡是儿童的头号杀手(2)

有些孩子特别容易受伤,因他们较顽皮,或身体状况、智力有问题。但要根据儿童的个别情况而作出预防。另外,年龄的问题亦很重要,儿童由出生至成长,他们是在不断地发展。他们的年龄和发展因素会随着动作技巧、情绪、或对别人表达他的需要、他的理解或表达能力,在不同的年龄所发生的意外也不同。举例说,由出生期到六个月大,这些儿童会完全依赖父母的照顾和父母给予的东西,接受他们的爱护。最佳的是在婴儿还未出生时,考虑婴儿的需要。查视过家居的安全措施和建立一些安全的习惯。成年人不要在床上吸烟,不要将废物、药物乱放。要开始认识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预料到儿童在此阶段所能遇到的危险。

婴儿在出生后六个月最容易从婴儿床、高凳、婴儿车上跌到,故我们在选择这些婴儿用具时要特别留意。另外最易受伤的时候是喂奶,现在最方便的方法是用微波炉。将奶樽放入炉内把它弄热,樽内的液体存热,但樽的外壳是不热的。如果不是容易熨伤,父母应在喂奶前尝试奶的热度是否适合。很多时烧伤都是在洗澡时。我们一定要先放冻水,如果先放热水会容易把小孩熨伤。最好的方法是先尝试水的温度才把婴儿放到水里去。或买一个温度计,将温度计放在水中测试水温是否适合婴儿洗澡。亦要注意,如父母是驾驶人仕,当婴儿乘坐时,要把婴儿放在安全椅上,由父母抱着并不是一个安全的方法。当孩子在洗澡时,千万不要走开,因转眼间孩子已可能跌于浴缸或盆内,在短时间内可引致窒息而死亡。

到六至九个月大,婴儿学会坐着或爬行,活动的能力亦较高。必须注意他们会否从床上跌下,特别是在婴儿年纪小时已将他放在学行车上,他们可能会从学行车上爬出来而引致跌伤。避免给婴儿接触细小的物件,如他们不小心将物件放入口中,可能会因【俗】到气管而窒息。当小朋友能四处走动时,他们会因好奇而四处触摸而接触到电掣,这是非常危险的。因小朋友的手指细小,如把手指插入电掣内可引起触电而受伤。故我们应仔细检查一些有危险的地方,避免儿童发生意外。留意六至九个月大的婴儿会否从床上、婴儿车、高椅、楼梯上跌倒。或食物会否造成熨伤或烧伤,不要让小朋友拿到热的茶壶或水杯。细小的玩具亦可引致窒息,留意玩具内有没有细小的零件。细小的食物如花生、珠仔也不可给予小孩。

当儿童在九至十二个月时,他们的活动能力更高,且已学会了爬行,这时候的中毒机会较大。当他进入厨房时,给他拿到肥皂、药物、老鼠药等东西是非常危险的。故所有有毒的物件或家庭物品要放好,只是放于高处的作用不大,要用安全锁锁好才是上策。儿童学行时要小心地板有些凹突不平的地方,因很容易跌倒。虽然跌倒是不可完全避免,但应尽量避免用一些尖角或玻璃造成的家俱。如碰到破璃时被破璃的碎片割伤,会造成更大的伤害。采用木或塑胶造的台、椅。可大大减低受损的程度,故在此断期间要对婴儿加以照顾。

小心收藏家庭药物、刀、利器、水桶,如小孩不小心跌进水桶内是十分危险的。到十二至十八个月大时,他们已可四处走动且十分快捷,我们要小心的看顾他们。有些绳子对照顾儿童是有很大帮助的,利用绳子绑着他们,控制他们走动的情况,亦要留意儿童玩耍时四周的环境。他们亦开始到街上玩耍,故要留意他们周围有没有潜在的危险。到十八至廿四个月时,他们的活动能力更大,除了会行走外,更喜爱跳跃,爬高爬低。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和会探索不同的事物。如家里有小孩就要特别小心窗户,要在窗户上加上围栏,不要把凳放在窗户的两旁,避免他们可攀上。禁止他们进入厨房或楼梯,并加上栏干。对玩具的选择和到公园游玩的安全亦要留意。

家居安全是很重要的,有一半以上的意外受伤是在家里发生的,故要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安全和成长的空间。之前说过学行车会造成意外受伤。美国医学会亦建议父母不要给儿童用学行车,原因是学行车是不能令孩子学晓走路,车内只有一个个托,托着婴儿。小孩不懂得平衡自己的身体,他们只靠脚的郁动。且学行车不可加快小朋友学行的速度。学行车因有四个轮,故令小朋友可四处走动,使他们能拿到一些危险的东西。如必需把婴儿放在学行车内,就要有成人在旁看管,小朋友可能在瞬间到了一些危险的地方,容易发生意外。在家里如遭到烧或熨伤是常见的。不要让儿童接触炉具和台布,如放了些热的食物在台布上,当小朋友拉动台布时,这些食物会溅到他们身上,造成伤害。应把热的东西,尽量放在台的中央。熨斗、电线要小心放好,不要给电线绊倒,熨斗用毕时亦应放回原处。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32154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