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急救(2)

besoo2020-01-13  119

导读:以急性CO中毒为例,其诊断及分级标准如下:1.接触反应 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消失者。2.轻度中毒 具有以下任何一项表现者:(1)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2)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但无昏迷者…

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急救(2)

以急性CO中毒为例,其诊断及分级标准如下:

1.接触反应 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消失者。

2.轻度中毒 具有以下任何一项表现者:(1)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2)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但无昏迷者。血液HbCO消度可高于10%。

3.中度中毒 除有上述症状外,表现出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后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者。血液HbCO浓度可高于30%。

4.重度中毒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表现者:(1)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2)患有意识障碍且并发有下列任何一项表现者:①脑水肿;②休克或严重心肌损害;③肺水肿;④呼吸衰竭;⑤上消化道出血;⑥脑局灶损害,如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体征。HbCO浓度可高于50%。

5.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神经精神后发症)急性CO中毒意识障碍恢复后,约经2~60天的“假愈期”,又出现下列临床表现之一者:(1)精神及意识障碍呈痴呆状态,谵妄状态或去大脑皮层状态;(2)锥体外系神经障碍出现帕金森综合征表现;(3)锥体外系神经损害(如偏瘫、病理反射阳性或小便失禁等);(4)大脑皮层局灶性功能障碍,如失语、失明等,或出现继发性癫痫。头部CT检查可发现脑部有病理性密度减低压;脑电图检查可发现中度及高度异常。

四、窒息的预防控制

窒息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缺陷与泄漏,违章操作或缺乏安全作业规程,家庭室内用煤炉取暖。窒息死亡大多在现声或送院途中发生,现场死亡除了窒息性气体浓度高以外,主要由于事故发生后,不明窒息原因,不作通风,无安全措施下救人,且救人者自身窒息死亡;缺乏有效防护面具;劳动组合不善,进入窒息环境单独操作,致使不能及时发现与抢救,或窒息昏倒于水中溺死。据此,预防窒息的重点在于:

(一)严格管理制度,预防窒息事故

1.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防止泄漏。

2.窒息环境树立标帜,装置自动报警设备,如CO报警器等。

3.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职工,尤其是青工、临时工上岗前进行安全与健康教育。

4.普及急救互救训练,添置有效防护面具,并定期进行维修与有效性检测。

5.进入高浓度或通风不良的窒息环境作业或抢救前,应进行有效通风换气,通风量不少于环境容量三倍,戴防护面具,并有人保护。高浓度H2S、HCN环境短期作业,除上述措施外,可口服4-二甲氨基苯酚(4-DMAP)180mg和对氨基苯丙酮(PAPP)90mg,进行预防,20分钟即显效。4DMAP作用快、药效短;PAPP作用慢,药效持久。

(二)窒息的现场急救

窒息抢救,关键在及时,要重在现场。

1.尽快将患者救离窒息环境,吸入新鲜空气。

2.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停止者,即行人工呼吸,给予呼吸兴奋剂。

3.窒息伴肺水肿者,给予糖皮质激素。

(三)控制并发症

1.预防H2S中毒性肺水肿的发生发展。早期、足量、短程使用激素。

2.预防CO中毒性脑水肿和迟发性神经精神后发症,作高压氧治疗或面罩加压给氧。

3.氰化物中毒以传统的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疗法或美蓝-硫代硫酸钠疗法,或4-DMAP与PAPP治疗。

4.对角膜溃疡等进行对症处理。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30657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