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护骨当心过度伤心脏

besoo2020-01-13  146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最近,新西兰研究人员说,研究显示,补钙可能有损心血管健康,增加心脏病与中风风险,因此,科学家应当重新审视钙补剂的作用。如此说来,补钙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近,新西兰研究人员说,研究显示,补钙可能有损心血管健康,增加心脏…

补钙护骨当心过度伤心脏

乐雅养生网导读:最近,新西兰研究人员说,研究显示,补钙可能有损心血管健康,增加心脏病与中风风险,因此,科学家应当重新审视钙补剂的作用。如此说来,补钙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最近,新西兰研究人员说,研究显示,补钙可能有损心血管健康,增加心脏病与中风风险,因此,科学家应当重新审视钙补剂的作用。如此说来,补钙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hzh {display: none; }

而市场上,各种钙剂广告琳琅满目,少年儿童、孕妇、老人是补钙的主力军,许多人就跟着广告走,买回一些随意吃。他们认为反正这都是营养品,多吃也无妨……

补钙真的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吗,我们究竟该不该补钙,该如何正确补钙?

补钙会不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补钙会不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实际上,该争论起源于2008年新西兰的一项研究,但以后有更多的文献资料认为补钙并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并指出前面提到的13项研究本身存在缺陷,例如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补钙对骨骼健康的影响,而非对心血管病的影响。

目前,所用的钙剂多加维生素D,单独补钙的处方已经很少,更重要的是,据我国营养学会调查,我国人群饮食钙摄入量仅为推荐量的一半,也就是说普遍存在着钙摄入不足,因此,适量补钙应该不会带来额外风险。

如何决定要不要补钙?

钙是一生中骨健康的重要因素。儿童时期和青春时期给予充足钙的摄入或补充,对于儿童期骨骼的发育和青春期以后获得较高的骨峰值(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女性到了中年,特别是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激素减少,以及老年人由于体内维生素D代谢障碍,容易患骨质疏松症,此时,如果体内钙摄入不够,会促进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骨质疏松症是当前老年人应当非常重视的一种慢性疾病,它的严重后果是引起一次又一次的骨折,患病的老人会非常痛苦,会严重影响老年期的生命质量。

钙的摄入首先要注重在饮食中摄取,饮食中含钙较高的食物有牛奶、奶制品、豆类、豆制品、小虾皮、海带、芝麻酱、深绿色蔬菜等。中老年人每天元素钙的摄入量为1000-1200毫克,如果你已经在饮食中摄入足够的钙,就不需要另外再补充钙剂。常用的饮食如每100毫升牛奶约含元素钙100毫克,100克豆制品约含元素钙200~500毫克,100克小虾皮约含元素钙1500~2000毫克。但值得重视的是我国曾进行过几次大型的营养调查,多数地区人群饮食的钙摄入量不到推荐量的一半。

如何选择钙剂?

日常生活中,我们选择钙剂的原则应该是①元素钙含量高;②安全;③在人体中进行过钙的吸收试验,并有大量临床应用证明有效的证据;④性价比合理。常用的钙剂中,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约含元素钙10%;柠檬酸钙约含元素钙21%;磷酸钙约含元素钙39%,碳酸钙约含元素钙40%。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天要补充600毫克元素钙,用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要5~6克,用柠檬酸钙要3克,用磷酸钙或碳酸钙祗要1.5克就够了。至今,钙剂中研究最多的、在人体中进行过钙的吸收试验并证明有效的、安全的和性价比合理的还是碳酸钙制剂。

在选择市场上的其他钙剂的时候,要注意其元素钙的含量,并最好要他提供在公开发行的、比较权威的医学杂志上发表过的临床有效和安全的证据,而不是厂家自己提供的所谓“有效和安全的证据”。

钙的吸收率究竟可达到多少?

钙的吸收率是指钙在人体内的吸收率。以往,某些厂家提供的钙吸收率多数是缺钙状况下动物试验的数据,因此可以达到80%~90%,甚至更高。钙在人体内吸收率在医学文献中能够查阅到的,如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磷酸钙、碳酸钙多在30%~40%左右,包括牛奶中钙的吸收率也相类似。而现在市场上供应的某些有机钙、氨基酸钙并没有真正做过人体内的钙吸收试验。

适当日照、适当运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增加钙的吸收。

补钙是否能够治疗骨质疏松症?

患有骨质疏松症时,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补充钙剂是必需的,俗话说“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要提高骨量,需要钙的补充。但是,患骨质疏松时的钙剂补充包括维生素D的补充只是一种基础治疗。

过去往往经常有人认为钙补了,腰腿就有劲了,骨质疏松也就没事了,不是电视上也这样做广告的吗?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事情。女性绝经后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主要与雌激素下降、破骨功能增强有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与维生素D代谢障碍有关,钙的补充并不能纠正上述两项因素,因此,除了钙剂补充外,还需要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目前,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有二膦酸盐、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和锶盐等,具体选择哪一种抗骨质疏松药物,应该去医院专科就诊,取得专科医生的指导。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25245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