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计划

besoo2020-01-13  144

导读:乐雅养生网导读:治疗DIC的根本措施为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肝素疗法、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补充凝血因子、抗纤溶治疗等。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组织灌注量改变;②焦虑;③有出血的危险;④潜在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护理计划

乐雅养生网导读:治疗DIC的根本措施为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肝素疗法、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补充凝血因子、抗纤溶治疗等。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组织灌注量改变;②焦虑;③有出血的危险;④潜在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是一组严重的出血综合征。

其特点是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首先出现短暂的高凝状态、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之出现消耗性低凝状态并发继发性纤溶亢进。临床表现为出血、栓塞、微循环障碍及溶血等。

治疗DIC的根本措施为消除诱因、治疗原发病、肝素疗法、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补充凝血因子、抗纤溶治疗等。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组织灌注量改变;②焦虑;③有出血的危险;④潜在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

一、组织灌注量改变

相关因素:

1 出血。

2 休克。

主要表现:

1 神志改变:神志不清或躁动不安。

2 血压<8kPa(60mmHg),脉细弱或测不到。

3 面色青灰,明显紫绀,四肢凉。

4 呼吸急促或潮式呼吸。

5 广泛出血点。

6 尿量<20mL/h。

护理目标:病人组织灌注或出血倾向改善,表现为:

1 神志清楚或神志好转。

2 血压、脉搏、呼吸在正常范围内。

3 外周灌注良好如四肢暖、红、干燥。

4 尿量>30mL/h。

5 出血点减少。

6 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在正常范围内。

护理措施:

1 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每小时1次。

2严密观察皮肤色泽、温度,每2小时1次。

3 监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4 置病人于休克卧位,分别抬高头、腿30度,以利回心血量及呼吸的改善。

5 吸入氧气,6-8L/min,并予以湿化。

6 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输液途径通畅。

7 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如止血芳酸等。

8 随时备好抢救仪器如抢救车、吸痰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

9 肝素疗法的护理:肝素能阻止凝血活性和防止微血栓形成,但不能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故DIC早期治疗首选肝素。

(1)剂量:静注首次剂量为1mg/kg,每6小时给0.5mg/kg;若持续静滴,首次剂量为50mg,以后每24小时100-200mg,加葡萄糖静脉滴注。

(2)适应证:①大多数疾病引起的DIC;②严重的出血和血栓形成;③应用纤溶抑制剂和凝血因子等治疗时。

(3)治疗有效的指标:①临床表现:出血、休克、肾功能均有明显好转;②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比治疗前缩短5秒以上,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不下降或回升,其凝血迹象改善。

(4)副作用:①过敏反应:可发生支气管痉挛、荨麻疹、鼻炎和流泪,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②出血:肝素使用过量可引起胃肠道、泌尿系、胸腔或颅内出血,部分病人可发生严重出血。如大出血不止时,须用鱼精蛋白对抗,剂量与肝素相等。注射鱼精蛋白的速度不可过快,否则可因抑制心肌而引起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呼吸困难。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250913.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