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症状及发现

besoo2020-01-13  210

导读:一、肺结核的症状及发现1. 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2. 如何及时诊断结核病3. 肺结核的筛查要点二、肺结核治疗要注意什么三、预防肺结核的措施有哪些肺结核的症状及发现1、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1.1、咳嗽、咳痰:一般咳嗽是首发症状,表现为干咳…

肺结核的症状及发现

文章目录

一、肺结核的症状及发现
1. 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2. 如何及时诊断结核病
3. 肺结核的筛查要点
二、肺结核治疗要注意什么
三、预防肺结核的措施有哪些

肺结核的症状及发现

1、肺结核的症状有哪些

1.1、咳嗽、咳痰:一般咳嗽是首发症状,表现为干咳或是咳出痰。血行播散型或轻型肺结核病人表现为或少量的白色粘痰,干酪空洞或损坏型肺结核咳嗽剧烈,痰量增加,合并感染时为咳大量脓性痰,比如黄色浓痰。

1.2、发热:大多为午后低热,多为38℃以下。重症患者、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体温可在39℃以上。病人常感手脚心燥热,面颊潮红。

1.3、疲乏、无力:白天易感到疲劳,全身无力,休息后疲劳也不能缓解。但是到了晚上却不能控制的兴奋,甚至失眠。

1.4、盗汗:在入睡或者睡醒时出汗,以颈部、腋部和阴部出汗较多。严重者可使内衣和被子都湿透,而且患者自身感觉极度的疲劳和虚弱。

1.5、胸痛:当结核病变波及壁层胸膜时,使胸膜产生炎症或粘连,即产生胸痛,胸痛可随着咳嗽、深呼吸或体位变动而加剧。

1.6、咯血:当肺部的任何病变损伤了血管时,便可出现咯血。咯血量的多少因血管损伤部位、大小不同而不同。

2、如何及时诊断结核病

2.1、一旦患者有上述可疑结核病症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2.2、痰结核菌检查是确诊结核病的主要方法:因为正常人的气管、支气管的粘膜有腺体,能分泌粘液吸附尘埃和致病菌,通过咳嗽的形式将它排出。当结核病变引起肺部炎症时,较多的渗出液和坏死组织与支气管分泌液混杂在一起,形成含菌痰液,咳嗽时随痰咳出,这些细菌只有通过查痰才能发现。

2.3、胸部X检查是诊断结核病的重要依据:主要有胸部透视、摄胸片、胸部CT检查、体层摄影、支气管造影等。

2.4、其他检查方法:包括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血沉、血结核抗体、TSPOT、支气管镜检查等。

3、肺结核的筛查要点

一个良好的筛查方法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3.1、简单、方便、价格低廉,便于基层医疗机构掌握、推广。

3.2、能发现尽可能多的结核病患者,避免遗漏病例。

研究发现,对有咳嗽、咳痰等症状超过2周的患者,进行痰结核菌和X线胸片检查,能提高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率。

肺结核治疗要注意什么

1、坚持规范的抗结核药物联合方案治疗。这是治治愈结核病并及时控制传染性的最关键的措施。

2、要知道结核病绝大多数是可以治好的,既要重视并认真服药,又不要有太大的思想包袱。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3、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性,按时起居、用餐、活动和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尽量避免和减少夜生活。

4、提倡适度的工作、体力活动和锻炼。

5、注意不要抽烟,服药期间绝对禁止饮酒。注意合理健康的饮食。

6、经常到室外活动,居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7、也要注意自觉地保护家人和他人。

8、要有痰液消毒的基本知识并认真做好痰液消毒工作,减少对社会的传染威胁。

9、有部分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时可能出现肝损害、药物过敏反应等副反应,其中肝损害的发生概率相对高一些,而且副反应出现的时间很难预测,所以每月要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如果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或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的表现都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预防肺结核的措施有哪些

1、控制传染源: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痰结核菌阳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疗,痰中结核菌可在短期内减少,以至消失,几乎100%可获治愈,因此早期发现病人,尤其是菌阳性者,并及时给予合理的化疗是现代防痨工作。早期发现病人的方法是对怀疑病人及时进行X线胸片和菌细菌学检查。

2、提高抗感染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抗感染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良好的卫生、生活行为习惯,不抽烟、不酗酒、勤洗澡、保证充足的睡眠,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预防感冒,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与结核病人接触,探视病人应在医生允许情况下或带口罩等采取预防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卡介苗,它是一种无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使未受结核菌感染者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约为80%,可维持5-10年;接种对象主要为新生儿和婴幼儿,大中小学生和新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地区人员;但接种卡介苗所产生的免疫力也是相对的,应重视其它预防措施。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2282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