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儿童如何选择药物(2)

besoo2020-01-13  157

导读:现已不作为胰岛素一线用药,少数经济欠发达地区仍在使用。人胰岛素是以DNA重组技术,将人胰岛素基因植入大肠杆菌或酵母菌,通过复制提取获得。其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较动物胰岛素少。胰岛素类似物,是利用生物技术将人胰岛素氨基酸B链羧基端的氨基酸…

糖尿病儿童如何选择药物(2)

现已不作为胰岛素一线用药,少数经济欠发达地区仍在使用。人胰岛素是以DNA重组技术,将人胰岛素基因植入大肠杆菌或酵母菌,通过复制提取获得。其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较动物胰岛素少。胰岛素类似物,是利用生物技术将人胰岛素氨基酸B链羧基端的氨基酸进行改装后的产物,其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及皮下吸收动力学发生了改变,血浓度曲线更加类似进餐时的生理状态。

如赖脯胰岛素(Insulin Lispro)及门冬胰岛素(Insulin Aspart)为超短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Insulin Glargine)和地特胰岛素(Insulin Detemir)为超长效胰岛素。这三类胰岛素的共同副作用是低血糖、过敏及注射部位脂肪营养不良,少见的有水肿、视力模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出现或加重等。

1型糖尿病患儿须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即三餐前速效或短效加睡前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注射。2型糖尿病患儿可在足量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加用睡前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注射,若不理想,可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即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必要时则需要使用类似于1型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方案。部分2型糖尿病患儿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明显改善B细胞功能和对口服降糖药的反应。

其他药物需谨慎:

磺脲类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会产生低血糖,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低血糖对大脑发育有显着的影响,目前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控制在6.5%~7.0%,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这个标准可适当放宽,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新一代的磺脲类(如亚莫利)或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诺和龙)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效果较佳,可使血糖更容易控制,对饮食控制较差的青少年有着独特的优点。但这类药物要在儿童中广泛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安全性研究。

胰岛素增敏剂(格列酮类药物)能否在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还正在研究中,这类药物在长期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进一步确认。

α-糖苷酶抑制剂因其胃肠道反应明显而不容易被儿童和青少年接受,使用较少,但研究显示此类药物安全性较好,并对糖尿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22718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