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并发症预防

besoo2020-01-13  197

导读:一、糖尿病的并发症预防二、糖尿病的概述三、糖尿病的饮食原则糖尿病的并发症预防1、糖尿病的并发症预防1.1、饮食治疗:饮食治疗其实并不复杂,只需采用“4321”的金字塔方案就行。金字塔的底部为粮食、豆类每日400克,最好以富合膳食纤维…

糖尿病的并发症预防

文章目录

一、糖尿病的并发症预防
二、糖尿病的概述
三、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糖尿病的并发症预防

1、糖尿病的并发症预防

1.1、饮食治疗:饮食治疗其实并不复杂,只需采用“4321”的金字塔方案就行。金字塔的底部为粮食、豆类每日400克,最好以富合膳食纤维的粗粮为主;中部为蔬菜300克;奶和奶制品200克;金字塔的尖部指少量肉、禽、鱼、蛋,每天100克。

1.2、每日运动:每日运动并非辅助治疗,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更是主要治疗手段。运动必须在餐后半小时后进行,运动的疗效在24小时后即消失,因此必须每天坚持运动半小时。

1.3、坚决戒烟:对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必须把戒烟作为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的组成部分。吸烟能显着加重胰岛素抵抗,升高血糖,使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加速冠心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戒烟。

2、糖尿病并发症有什么

2.1、糖尿病眼病:大约有一半的糖尿病人在患糖尿病十年左右时发生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 、视野变红,严重者甚至失明。病龄越长,年龄越大,糖尿病病情越重,发生糖尿病眼病的几率越高。

2.2、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人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高,如脑梗赛、心肌梗塞等,较正常人高达3—5倍,约占糖尿病人的1/3。大多平时无明显不适症状,突然发病,且病情凶险。

2.3、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肾小球滤过率增高,为最早出现的肾功能性改变。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年轻人多死于尿毒症,老年患者多死于冠心病和心肌梗塞。

3、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

3.1、肾脏的危害:由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3.2、心脑血管的危害: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 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粘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压,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 和死亡率呈上升指数。

3.3、急性并发症:糖尿病危害还包括急性并发症,尿病合并感染:发病率高,两者互为因果,必须兼治。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 和皮肤感染。

糖尿病的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升高血糖素不适当地分泌过多所引起。多见于40岁以上喜食甜食而肥胖的病人,城市多于农村,常有家族史,故与遗传有关。少数病人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主要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乏力、消瘦等症状。生命的常见病,伴发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严重时危及生命。

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关系人体接收机的升降与调畅,肝气郁滞则气机升降输布紊乱,肝失疏泄则血糖等精微物质不能随清阳之气输布于周身而郁滞于血中,出现高血糖或精微物质的输布紊乱,反见血糖升高,进一步导致血脂、蛋白等其它精微物质紊乱,引起其他合并症,治疗以疏肝调气为主,顺肝条达之性以恢复其生理功能,肝气条达,气机调畅,精微得以输布,糖被利用而血糖自然下降。

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1、糖尿病患者要低糖饮食,因此可多吃蔬菜水果、吃高纤维食物,促进机体的糖代谢,降血糖同时又养生。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吃些、冬瓜、南瓜、青菜、青椒、西红柿,还有玉米、小麦、白菜、韭菜、豆类制品。

2、糖尿病患者切忌高糖饮食,如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等甜类食品都不适合食用,避免血糖迅速升高,危害糖尿病患者健康。

3、糖尿病患者切忌饮酒。长期饮酒对肝脏不利,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而且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因此糖尿病患者切忌饮酒。

4、糖尿病患者要重视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吃些鱼、奶、芥菜、甘蓝、青椒、鲜枣等。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22580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