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besoo2020-01-13  168

导读:养生导读:糖尿病并不是罕见病,但是它引发的并发症却是可怕的。如果护理不好,并发症严重的话就会危及生命。那么要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有数据统计,我国有9000多万名糖尿病患者,近1.5亿人处于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养生导读:糖尿病并不是罕见病,但是它引发的并发症却是可怕的。如果护理不好,并发症严重的话就会危及生命。那么要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有数据统计,我国有9000多万名糖尿病患者,近1.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但仅有不到1/3的患者能得到较好治疗,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没有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滥用降糖药、胰岛素,导致血糖大幅度波动,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范围可遍布全身,从头到脚、从皮肤到器官,它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步侵害患者的健康,如眼睛失明、肾功能衰竭、神经组织变性受损、心脑血管病变、骨关节病变、皮肤病变、性功能衰退等。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将会提前丧失工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严重者可能致残致死。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

  胰岛素治疗要“趁早”

  传统的2型糖尿病治疗往往采取“阶梯式疗法”:从饮食运动到单药口服,再到联合口服,直到病情已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医生才会使用胰岛素治疗这一“压箱手段”。

  而事实上,传统的阶梯式治疗过程中,单药治疗向联合治疗转换延迟以及胰岛素使用时机延迟,这期间大大的增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相比传统的阶梯式疗法,早期强化使用胰岛素治疗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最好的控制。要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一开始就应该把最锋利的那把剑亮出来!

  普及教育、控制血糖

  抑制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对糖尿病患者的显得尤为重要。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显得很无助,因此应尽早预防这些严重后果的发生。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

  普及教育和诊断:必须对高危人群进行有关糖尿病防治的医学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对一些早期患者要尽早发现,对已患的病人更要正确指导,以避免及阻止并发症的发生。由于不少糖尿病患者初期无明显症状,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很多症状趋向隐蔽。而早期去医院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还应在平时多留意身体发出的各种健康信号。

  控制血糖:要控制好血糖就要驾好糖尿病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监测治疗这五辆马车,使血糖维持在基本正常的水平。而糖尿病人应养成自我监测血糖和定期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的习惯。每三个月去医院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至少去眼科门诊一次,检查眼底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常测血压,做心电图,了解心脑功能情况。

  警惕并发症信号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某一个部分失调时总有许多提示信号,如果你经常被以下问题困扰,就应该引起警惕了。

  眼部的信号:视力急剧变化,如青少年双眼同时患上白内障,发展迅速;瞳孔变小而在眼底检查时用扩瞳剂效果不佳,放大瞳孔的能力也较正常人差;反复眼睑疖肿、眼睑炎、睑缘炎;或见眼外肌麻痹,突然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复视、 头痛、头晕等症状都是糖尿病眼病的预警信号。

  皮肤的信号:皮肤瘙痒症、反复出现毛囊炎、疖肿、痈及皮肤溃疡、红斑和皮肤破损等疾病,严重者甚至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坏疽,常见于肥胖和血糖过高的患者,也可见真菌感染,如股癣、手足癣和念珠菌感染导致的甲沟炎。

  其他信号:①饭后不到就餐时间就饿或渴;②就餐前容易出现心慌、出虚汗、乏力等;③伤口感染不易愈合;④无明显原因的手足麻木、疼痛、发凉等感觉异常现象;⑤容易激动,疲劳等情绪变化;⑥小便次数增多。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22367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