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防治误区

besoo2020-01-13  154

导读:一、糖尿病的防治误区二、如何做好糖尿病的预防工作三、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糖尿病的防治误区1、糖尿病就是尿糖高或者血糖高“糖尿病不仅是血糖或尿糖高,而且是一种渐进性、隐匿性、全身性疾病,需要进行科学、规范的综合防治。”糖尿病是一组…

糖尿病的防治误区

文章目录

一、糖尿病的防治误区
二、如何做好糖尿病的预防工作
三、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的防治误区

1、糖尿病就是尿糖高或者血糖高

“糖尿病不仅是血糖或尿糖高,而且是一种渐进性、隐匿性、全身性疾病,需要进行科学、规范的综合防治。”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形成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多项代谢紊乱。它可引起人体多系统的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

2、没“三多一少”症状就没糖尿病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只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其实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并不明显。”郭姣指出,糖尿病的诊断要根据血糖检测结果来定,符合以下条件即可确诊断:具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水平≥11.1mmol/L;或加上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或加上口服糖耐量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

3、糖尿病患者只吃药不调整生活习惯

在发病早期,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都没有任何症状,或只是略感不适。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糖尿病不断发展,才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容易疲乏等。但是,根据研究发型,病人首先采取至少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再考虑是否用药。这表明,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早期糖尿病的治疗十分重要。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血糖8.0mmol/L,在早期不一定用药,更应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当然,如果确诊糖尿病,血糖已经飙升很高的水平,此时就应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使用药物治疗了。

4、糖尿病患者推迟使用胰岛素

害怕使用胰岛素,这是临床上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误区之一。如果肥胖患者接受多种口服降糖药治疗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仍然超过7.0,应考虑尽早加用基础胰岛素。对于非肥胖患者,在饮食、运动和控制体重等措施合并口服药物治疗3个月后,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仍高于7.0,也建议开始胰岛素治疗。

如何做好糖尿病的预防工作

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力很大的疾病,患上糖尿病会有很多的意想不到的伤害,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治疗,但是生活中的饮食也是很重要的,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其中的症状,也要注意检查事项。日常生活中很好的做好糖尿病的预防工作。

临床专家指出,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是一刻不能忽视的,特别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是要特别注意的,常见的预防糖尿病的方法有:

在日常生活中要戒烟戒酒,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吸烟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旧因危险系数43.3%。同时发现吸烟对心肌梗塞的危害与吸烟指数(吸烟包数/日×吸烟年限)的平方成正比,吸烟量大1倍,危害为4倍,吸烟量大2倍,危害达9倍。

同理,当吸烟量少于5支/日时,吸烟的相对危险度已很低,因此如吸烟者不能彻底戒烟,可劝其减少吸烟量至每日5支以下。酒与烟不同,酒对心血管有双向作用,已如上述,这也是预防糖尿病要注意的。

心理平衡许多研究表明:所有保健措施中,心理平衡是最关键的一项。预防糖尿病保持良好的快乐心境几乎可以拮抗其他所有的内外不利因素。

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注意事项

1、体育锻炼须与饮食治疗、药物治疗结合。

2、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锻炼。

3、运动锻炼应根据个人健康状况的变化、气候、环境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

4、运动前应有5~10分钟的准备活动,运动后也应有5~10分钟的放松和伸展活动。

5、如果发生晕眩、盗汗、无力甚至意识不清等血糖过低的现象,则要即刻停止运动,并且补充糖分。

6、不应有头晕、眼花或胸痛的症状。运动中的呼吸不应感觉到气短,以至于影响说话。

7、如果进行持续时间较长、大运动量的运动,如郊游、爬山,应在运动前或运动中适当加餐。

8、运动中体位不宜变化太快,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9、动作柔和、缓慢、活动范围适度,避免剧烈动作和体位变换过快。

10、疾病状态下服用某些药物,如倍他乐克和氨酰心安等,不能用心率来测定运动强度,可采用自觉运动强度9~11级(感觉稍累)控制中等强度。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22297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