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发人群

besoo2020-01-13  128

导读:一、糖尿病高发人群二、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三、怎样预防糖尿病糖尿病高发人群1、糖尿病高发人群1.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双亲患…

糖尿病高发人群

文章目录

一、糖尿病高发人群
二、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三、怎样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高发人群

1、糖尿病高发人群

1.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

父母、子女或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者,即为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的患者1/3的后代将表现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双亲患有2型糖尿病,估计其后代达60岁时,糖尿病发生率约为50%。

1.2、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

糖尿病常常是一手牵着高血压,一手拉着血脂异常来影响人体,它们已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又是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为这些疾病都有胰岛素抵抗,同属于代谢综合征。

1.3 、吸烟者

吸烟可以使多个器官受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而糖尿病病人吸烟对已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人来说,那是雪上加霜,有害无益。

1.4 、缺乏运动者

运动除了消耗热量、减轻肥胖外,还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缺乏运动者是糖尿病瞄准的一个对象。

1.5 、中老年人

人到中年生活工作压力加大,精神紧张,而生活条件改善,摄取热量较多,运动量减少,热量消耗降低,使得这部分人容易患糖尿病。

1.6、肥胖者

肥胖造成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容易造成胰岛素过多地分泌,胰岛素过多分泌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胰岛细胞最后会不堪重负而发生功能衰竭,引发糖尿病。

2、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哪些

2.1、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好发于1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可出现高血糖、脱水、呼吸深而快,呼出气体带有烂苹果味,血压降低,严重者会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2.2、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致死率较高,伴有意识障碍或昏迷。

2.3、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降糖药物剂量过大,用药与进餐时间不匹配可发生低血糖。

3、糖尿病的检查方法

3.1、眼底镜检查:医生通过直接眼底镜可以观察到这些病变,并通过眼底摄像技术将病变记录下来,糖尿病眼病。

3.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将能产生荧光效应的染料快速注入血管,同时应用加有滤色片的眼底照相机进行观察和照相的一种检查方法。

3.3、眼B超:有些糖尿病患者就诊时,眼睛已接近失明,因为白内障或玻璃体积血使视网膜已无法被看到。这时就需要用B超来明确玻璃体和视网膜的状况,同时也可大致推测手术复明的可能性。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1、经常出现饥饿感,吃得多

由于体内的糖分被当做尿糖排出体外了,所以吃进去的东西不足以维持身体需要的热量,导致患者总是出现饥饿感,于是大量的吃东西,但是还是感觉到饥肠辘辘。

2、经常出现手脚麻痹发抖等症状

糖尿病人会经常出现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等症状。

3、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疲劳、血压高、尿液呈现发白的情况出现糖尿病患者常常会无缘无故的感觉到疲劳,特别是上下楼的时候更是明显,感冒的时候容易长疖疮或血压高,尿液呈现出白色,有甜酸的气味。

4、眼睛出现疲劳,甚至是出现视力下降等情况

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看不清楚东西,站起来的时候眼前发黑,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忽然变成了近视,出现了老花眼等症状,这是糖尿病会引起的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疾病的明显表现。

怎样预防糖尿病

1、吃饭先吃菜

吃饭前先来一道醋汁拌蔬菜。餐后血糖升幅会低些。这是因为,醋能减缓淀粉酶分泌,放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

2、每周运动4小时

芬兰一项调查发现,运动能激发胰岛细胞的活性。每周运动4小时,或每天运动35分钟的人,即使体重没有变化,其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下降80%。

3、每天一杯茶

茶、咖啡等饮品含咖啡因,它能提高新陈代谢,还有助于机体抗氧化能力,帮助细胞吸收糖分。

4、少吃快餐

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在15年间,访问了3000名18—30岁的人,发现每周吃快餐超过2次的人,体重至少长了6公斤。

5、减轻压力

在压力状态下,身体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胃口也大开,血糖升高。清晨起床后做一会儿瑜伽、冥想,散会儿步,能为这一天营造好心情。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221692.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