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花生会引起糖尿病吗

besoo2020-01-13  130

导读:一、多吃花生会引起糖尿病吗二、糖尿病人饮食注意三、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多吃花生会引起糖尿病吗1、多吃花生会引起糖尿病吗花生不含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富含微量营养素,植物固醇、白藜芦醇、异黄酮、抗氧化剂等物质,是乳、肉食物的优秀替代品,对平…

多吃花生会引起糖尿病吗

文章目录

一、多吃花生会引起糖尿病吗
二、糖尿病人饮食注意
三、预防糖尿病的方法

多吃花生会引起糖尿病吗

1、多吃花生会引起糖尿病吗

花生不含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富含微量营养素,植物固醇、白藜芦醇、异黄酮、抗氧化剂等物质,是乳、肉食物的优秀替代品,对平衡膳食、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参与。主要由于免疫介导的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所致,并不是某一种食物引起。所以对于正常人来说,多吃花生并不会引起糖尿病。

2、糖尿病人吃花生的注意事项

花生是一种对血糖影响很小的食物,因此被很多糖尿病人认为是一种很好的食物。

另外,花生由于是一种高纤维食物,同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每天适量摄入对心血管具有很好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便秘等疾病的发生。

虽然糖尿病人吃花生有一定的好处,但是糖尿病人也要注意花生不能多吃。由于花生属于脂肪类食物,是一种高热量的食物,100g生花生仁含脂肪约25.4g,总热量约300大卡,如果糖尿病病人吃把炒花生,从每日摄入热量来看,就要少吃二两肉类了。否则吃的多了消耗不了,就会转化为血糖造成影响。

3、不适宜吃花生的人群

高脂蛋白血症患者: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高脂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因此饮食治疗的原则是限制热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花生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只能加重病情,导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及生命。

痛风患者: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症。由于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花生,痛风缓解期也只能适量进食。

胆囊切除者: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人吃饭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利消化吸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对胆囊刺激最强,使胆汁大量排放。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储存,势必影响对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脂肪的消化。

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患者:此类患者多有慢性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饮食上宜少量多餐、清淡少油。花生属坚果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过高,很难消化吸收,此类患者应禁食。

想减肥的人:花生的热量和脂肪含量都很高,吃二两炒花生仁,就吃进了581千卡的能量,相当于吃了五两半的馒头,所以想减肥的人应远离花生。

糖尿病人饮食注意

在糖尿病患者一天的营养摄入中,碳水化合物应占55~60%,脂肪应少于30%,蛋白质则应占15~25%。除了日常吃的米面,可多选粗粮,如荞麦、燕麦、小米,能供给丰富的B族维生素,而且其中的粗纤维对降糖、调脂、通便很有好处。

另外,建议在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少量多餐,每日至少进食3餐,最好进食4~6餐。热量及碳水化合物应均匀分配。而对于进行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除3次正餐外,应有2~3次加餐:加餐时间可安排为:上午9~10时,下午3~4时、晚上睡前1小时。

预防糖尿病的方法

1、糖尿病的发展主要经过3个阶段,高危人群阶段、糖耐量减低阶段、临床糖尿病阶段。糖耐量减低是糖尿病的前期,也就是从正常人发展到糖尿病必然要经过的阶段,此时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比较容易,见效快。适当治疗则可使一部分人预防糖尿病的危害。

2、因为2型糖尿病多在35~30岁之后发病。因此,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定期做糖耐量检查,做好糖尿病的预防。

3、肥胖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痛风等。

4、饮食不均衡,暴饮暴食,小时候过早喂养牛奶、好烟酒的人也都会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

常吃高汤、高脂肪、高淀粉、高蛋白、高盐的食物,也容易患糖尿病。因此,预防糖尿病可以先从改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开始。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21718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