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的功效

besoo2020-01-13  178

导读:【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  【植物形态】白蔹,又名:菟核、白草(《本经》),野葡萄秧、小老鸹眼、七角莲、上竹龙、早黄钳、白天天秧。  藤本,以卷须攀援他物上升。  块根纺锤形或块状,深棕红色,根皮栓化,易剥落。  小枝光滑,棕褐色,具…

白蔹的功效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

  【植物形态】白蔹,又名:菟核、白草(《本经》),野葡萄秧、小老鸹眼、七角莲、上竹龙、早黄钳、白天天秧。

  藤本,以卷须攀援他物上升。

  块根纺锤形或块状,深棕红色,根皮栓化,易剥落。

  小枝光滑,棕褐色,具纵纹。

  吁互生,掌状复叶,具柄;小叶片通常5枚,再次作掌状或羽状分裂;小叶有短柄或几无柄,最终裂片披针形残菱形,大小不等,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缺刻状粗齿,叶轴及小叶柄有翅;叶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均光滑无毛。

  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总花梗长4~9厘米,常缠绕,花小,直径1.5~2毫米,淡黄色;花萼5片,不明显;花瓣5片,卵圆形,后脱落;雄蕊5枚,花丝短;花盘杯状,明显;子房着生花盘中央,2室,花柱1枚,甚短。

  浆果球形,直径6~7毫米,蓝色或蓝紫色。

  花期6~7月。

  果期8~9月。

  生长于荒山的灌木丛中。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山西、陕西、广西、内蒙古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白蔹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春、秋采挖,除去茎及细须根,洗净,多纵切成两瓣、四瓣或斜片后晒干。

  【药材】干燥的块根呈长椭圆形或纺锤形,两头较尖,略弯曲,长3~12厘米,直径1~3厘米,外皮红棕色,有皱纹,易层层脱落,内面淡红褐色。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20608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