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药性的偏性(2)

besoo2020-01-13  168

导读:此外,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气范围。  ㈡五味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代表着药物不同的功效和应用,是药物功用的重要标志。另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因都…

中药材药性的偏性(2)



  此外,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气范围。

  ㈡五味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代表着药物不同的功效和应用,是药物功用的重要标志。另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因都分属于五味之中,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五味的确定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与实际口尝感觉有关,二是药物临床应用的归纳和总结。所以,五味上升为药性理论来认识,已远远超出了味觉的概念,而是与药物功效应用密切相关。因此,本草书籍中记载的味,有时与实际口感味道并不相符。

  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其作用如下: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常用治表证或气血阻滞证。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常用治虚证,并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解药食毒。

  酸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

  苦有泄和燥作用。泄,包括通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降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清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燥,即燥湿,用于湿证,有苦寒燥湿热、苦温燥寒湿之分。还有苦能坚阴之说。

  咸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癥瘕等证。

  淡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㈢气与味的综合效应 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药性和药味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质。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便于指导临床应用。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20287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