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

besoo2020-01-13  188

导读:一、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1.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2. 心脑血管疾病有什么危害3.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二、心脑血管病如何预防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什么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1、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

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

文章目录

一、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
1.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2. 心脑血管疾病有什么危害
3.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二、心脑血管病如何预防
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什么

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

1、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

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据有关医疗部门调查统计: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冠心病等的发病率占全年发病总人数的69.5%。

秋季是从夏季到冬季的过渡性季节,寒暖渐变,常常不易立即感觉和体验到,且秋季的寒暖又常反复,寒而复暖,暖后又寒,使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胜防。秋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变细,容易引起心脑供血不足;

秋冬季,天气干燥,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加上日常补水不足,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进而使血液流通不畅,可能致使血管堵塞; 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血管的剧烈收缩易使得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斑块随血液流到狭窄的地方就容易形成血栓。

2、心脑血管疾病有什么危害

发病率高: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2.7亿人,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血管疾病。

致残率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约75%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40%属于重残患者。

死亡率高:我国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即每天9590人,每小时400人,每10秒1人会因心血管疾病而死去。

复发率高:以脑中风为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

3、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3.1、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身体抵抗力普遍下降。如若出现心慌气短、四肢麻木、听力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应引起警惕。

3.2、肥胖人群

肥胖的人除了脂肪过多外,往往还伴随着血液中的胆固醇超标,这就为心脑血管疾病埋下了病发的隐患。因而肥胖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3、过度饮食人群

吃得多,摄入的热量就多,多余的热量很可能就会转化为脂肪,从而导致肥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3.4、嗜烟酗酒人群

吸烟喝酒会对血液循环及内脏造成伤害,进而出现血流不畅、血管痉挛的毛病,最终极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5、压力过大人群

压力过大会影响到整个神经系统,导致精神紧张,从而影响到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人体器官功能紊乱乃至失衡,如此一来就极易造成动脉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病如何预防

1、合理的膳食结构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控制食盐摄入量,国外建议健康成年人食盐日摄入量不超过2.3克,大约是1茶匙;5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食盐日摄入量不应超过1.5克。

2、合理运动

不宜晨练。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3、心态平衡

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4、定期体检

定期做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浓度。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什么

1、忌性子急

性子急的人,通常心理压力也较大,因此易患心脏病。此外,急性子容易发火,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进而促发心脑血管急症发生。

2、忌太劳累

实际上,经常疲劳是一种报警信号,它提醒机体已经超负荷了。在身体喊累时,就应该停下来,把大脑放空,调整工作节奏,注意足够睡眠,不要给身心火上浇油。

3、忌受刺激

因悲伤而心碎,其实并非是夸大形容。白居易诗中有云“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这主要是因为唐明皇思念杨贵妃而悲痛。这种精神压力可增加心率、升高血压和血液黏稠度,加之悲痛者睡眠不足、食欲不振,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就更高了。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9977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