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史研究与科普(2)

besoo2020-01-13  167

导读:根据樊洪业先生的研究,“传统科普”的特点是:“第一,科普理念,是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框架中衍生出来的。第二,科普对象,定位于工农兵。第三,科普方针,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需要。第四,科普体制,中央集权制之下的一元化组织结构。”于是,可以推测传统科普…

关于医学史研究与科普(2)



  根据樊洪业先生的研究,“传统科普”的特点是:“第一,科普理念,是从主流意识形态的框架中衍生出来的。第二,科普对象,定位于工农兵。第三,科普方针,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需要。第四,科普体制,中央集权制之下的一元化组织结构。”于是,可以推测传统科普的立场是“国家”,即从事传统科普一切从维护国家、政权利益的角度着眼。

  而20世纪60年代起,对科学和环境、科学和人类之间关系的审视导致公众对科学议题的全面参与,科学知识和公众、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由过去的自上而下、简单的灌输和接受的关系转变为一种新型关系。科学技术的传播工作从过去的单纯的科学技术普及向公众理解科学技术转变。科学家和科学团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科学的社会价值。学者们将这种关系称之为“公众理解科学”。

  20世纪90年代起,“科学传播”的概念深入人心,科学传播是指科学资料、科学知识、科学情报的交流、传播和共享活动。近年来,流行的观点则把科学传播定义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的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并按传播渠道把科学传播分为四种:专业交流、科学技术教育、科技普及和技术传播。也有学者认为“科学传播”是用“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传播观念来理解科学、对待科学。它主要注重把科学传播的引入看成是一种观念的转变。

  在中国,科普三个阶段的内容同时都存在,笼统地可以将以上认为是科普的三个层次。这里不展开讨论。这里强调的是,医学史与科普的结合,在内容上不单单是讲故事,讲几个“世界第一”、“中国之最”,编写一些医学家的勤奋事迹和美好医德。更重要的是让大众理解什么是中医学,历史上的中医是如何产生发展的,中西医的异同及其原因等等更高层次的普及。其读者对象既有病人,又有医生,更有社会各界群众以及政府成员等。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9835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