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治疗偏方

besoo2020-01-13  76

导读:一、麻疹的治疗偏方二、麻疹的饮食禁忌三、预防麻疹的措施麻疹的治疗偏方1、麻疹的治疗偏方1.1、黄豆金针菜黄豆50克,金针菜25克,黄豆浸一昼夜,金针菜洗净,共煮至熟,取汁代茶饮,日1剂,3次服完,连服3天。1.2、芫荽葱豉汤芫荽15…

麻疹的治疗偏方

文章目录

一、麻疹的治疗偏方
二、麻疹的饮食禁忌
三、预防麻疹的措施

麻疹的治疗偏方

1、麻疹的治疗偏方

1.1、黄豆金针菜

黄豆50克,金针菜25克,黄豆浸一昼夜,金针菜洗净,共煮至熟,取汁代茶饮,日1剂,3次服完,连服3天。

1.2、芫荽葱豉汤

芫荽15克,葱头3个,豆豉10粒,三物共煮汤,汤成入香油盐调味。一日1剂,连服3日。

1.3、二皮饮

梨皮20克,西瓜皮30克,洗净切碎共煎,去渣入冰糖代茶饮,日1剂,连服5~7天。

1.4、莲子冰糖羹

莲子、百合各30克,冰糖15克,莲子去心,与百合冰糖文火慢炖,待莲子百合烂熟即可。日1剂,连服7~10天。随意服。

2、麻疹的症状

2.1、潜伏期

麻疹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2、前驱期

麻疹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病程2-3日可见颊黏膜粗糙,上有数量不等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的黏膜斑,多时可融合,黏膜斑2-3日内消失。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等。

2.3、出疹期

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

2.4、恢复期

出疹3—4天后,体温开始下降,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14天痊愈。

3、麻疹的护理

3.1、高热的护理:小儿高热时给予小剂量退热剂,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室内宜空气新鲜,但应避免直接吹风受寒和强光刺激。

3.2、咳嗽剧烈时:给患儿祛痰止咳剂。

3.3、皮肤黏膜的护理:口腔、鼻、眼、皮肤应保持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每日清洁;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皮痒者用炉甘石洗剂。

3.4、饮食护理:患儿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等,常更换食物品种并少量多餐,以增加食欲利于消化,多喝水。

麻疹的饮食禁忌

1、忌吃羊肉

羊肉为温补食品。《中药大辞典》中说:凡外感时邪者忌服。麻疹亦应属外感时邪之疾,为麻疹病毒性传染病,羊肉性热助火,故当忌食。

2、忌吃鸡蛋

孩子麻疹期间,本当清淡饮食为宜。鸡蛋补虚,《随息居饮食谱》中说:多食动风阻气。《饮食须知》亦云:孩子患痘疹者,不惟忌食,禁嗅。所以,麻疹患儿,忌食为妥。

3、忌吃狗肉

狗肉为温补食品。麻疹期间只宜清淡饮食,忌吃温补食物。狗肉性温,食之易发热动火,生痰发渴,火热之症不宜服食。麻疹患儿必有发热,《本草纲目》又说:热病后食之,杀人。所以,无论在麻疹期或麻疹恢复间皆不宜食。

预防麻疹的措施

1、自动免疫

易感者都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不宜小于8个月,因恐来自母体的抗体中和疫苗病毒,使之失效。

2、被动免疫

年幼体弱及患病者如接触麻疹病人,5天内进行被动免疫可免于发病,5~9天内进行则仅能减轻病情。

3、综合预防措施

发现麻疹病人应立即作疫情报告,并隔离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对小儿麻疹患儿应早发现、及时隔离、及早治疗。隔离患儿不要出门,易感小儿不串门。

4、切断传播途径

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流行季节中做好宣传工作,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907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