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7)

besoo2020-01-13  74

导读:(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有效:疼痛消失或减轻;无效:不能止痛或有增无减。  共观察49例,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止痛时间可达10小时以上。另有34例肝癌患者,经穴位注射配合中西药物,疼痛增多得以控制,且其中2例占位病变消失,另3例带病生存9…

恶性肿瘤(7)



  (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有效:疼痛消失或减轻;无效:不能止痛或有增无减。

  共观察49例,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止痛时间可达10小时以上。另有34例肝癌患者,经穴位注射配合中西药物,疼痛增多得以控制,且其中2例占位病变消失,另3例带病生存9月~4.5年[9~13]。

  穴位注射本法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持续发热。

  (一)取穴主穴:足三里。

  (二)治法药液:地塞米松注射液。

  每次选一侧穴,两侧交替。将注射针头垂直剌入穴区后,采用捻转提插等法,使之得气,运针3~5分钟。注意手法不可粗暴。回抽无血,推入药液1ml。每日1次,5日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疗效标准:显效:治疗结束后30日内,体温降至36℃~37℃,以后发热治疗仍然有效;有效:疗程结束后15日内,体温降至36℃~37℃,以后发热治疗仍然有效;无效:疗程结束后体温仍在37℃以上者。按上法治疗58例,结果显效21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3%[14]。

  【主要参考文献】
  
  [1]秦正生。用金针治愈乳癌之验案三例。现代医药杂志 1951;(15):16。

  [2]朱汝功,等。针灸结合中药治疗食道、胃癌临床及免疫指标初步观察。中国针灸 1982;2(1):22。

  [3]陈良良,等。针灸对肺癌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 中国针灸 1997;17(40:197。

  [4]崔开贤。针刺治疗食道癌、胃癌30例的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87;7(2):7。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8534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