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

besoo2020-01-13  131

导读:艾灸治疗本病的有效率,在65%~98%。50例以上法艾灸并以上述标准评判,基本痊愈为37例(74.0%),显效10例(20.0%),有效2例(4.0%),无效1例(2.0%),总有效率迷98.0%,另观察50例,总有效率为92.0%,一年后…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



  艾灸治疗本病的有效率,在65%~98%。50例以上法艾灸并以上述标准评判,基本痊愈为37例(74.0%),显效10例(20.0%),有效2例(4.0%),无效1例(2.0%),总有效率迷98.0%,另观察50例,总有效率为92.0%,一年后随访,复发率为30.0%,再于足三里施以化脓灸,全部有效[1~3]。

  体针
  
  (一)取穴主穴:天枢、关元、气海、大肠俞、长强。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

  (二)治法天枢、气海、关元、针深1~2寸,得气后,以高频小幅度提插加捻转之补法,使针感放射至腹部和外生殖器。大肠俞斜向脊柱针刺1.5~2寸,长强、足三里、三阴交直刺1~1.5寸,以得气为度,并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2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亦可于进针得气后,采用温针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效间隔5~7天。

  (三)疗效评价共治疗15例,基本痊愈14例,有效1例。治疗次数最多21次,最少3次。远期疗效亦较满意[4]。

  穴位埋植
  
  (一)取穴主穴:分2组。1、巨阙俞透神道(或神道透灵台)、脾俞透胃俞(双);2、上脘透中脘、天枢。

  配穴: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者配大肠俞(双) 、肾俞,体弱,慢性消化不良者配足三里。

  巨阙俞穴位置:第四椎下陷中,即第四、五胸椎棘突之间凹陷中。

  (二)治法主穴二组任取其一。每次取3~5穴,单取主穴,或与配穴搭配取用。采取注线法埋植,取12号腰穿针,将01号消毒肠线1.5~3cm,穿入针孔内。穴区消毒局麻后,左手拇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执针,快速刺入皮下,至所需的深度后,固定针芯向上提腰穿针至针芯平齐时出针,肠线即埋入穴内,覆盖消毒敷料并固定。10~15天埋植1次。穴位可轮用。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cnleya.com/read-18529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乐雅养生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乐雅养生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